3 . 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规划项目涉及地表水体时,跨河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围堰形成或钢护筒施打阶段,对水体水质的影响主要是扰动河流底泥,增加水域中悬浮物的含量。滨水路段包括沿河或沿湖公路施工时基础开挖以及边坡防护工程完成之前形成裸露土地面,遇雨水冲刷易形成含泥径流进入水体,导致近岸水体中悬浮物含量的大幅增加。此外,施工废水包括施工场地机械冲洗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水不经处理流进地表水体也可能对地表水体产生不利影响。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和公共交通枢纽、公路房建区的生活污水的影响以及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导致的地表水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
4 .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本规划的实施,其建设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以扬尘污染为主,会对项目局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但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和洒水降尘予以缓解,其影响随施工期结束而结束;营运期主要是随着公路交通流量增大,可能会导致局部区域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升高,但从完建投运的公路实际营运状况来看,公路行车燃油尾气排污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一般较小,不会导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污染危害。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规划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规划新增项目永久和临时占用森林、草原、湿地,会造成部分自然资源的消失,降低局部生产力;工程建设对征地范围内的农作物和植被等将产生永久性破坏;土石方工程对地表开挖、填筑等扰动将对项目附近的生态环境结构质量和稳实性有所影响。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1.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线性工程尽量远离居民点、学校等敏感保护目标,减轻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在设计阶段,针对声环境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根据功能区执行相关声环境标准,采取防止敏感点噪声超标的措施;施工阶段,施工场地要尽量选在离居民区和村镇较远的位置;运营阶段,做好声屏障、绿化隔离带、隔声窗等降噪设施的建设,确保不对沿线敏感目标产生声环境超标影响。
2. 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线阶段应合理避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布线时要严格按照避让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原则进行。在设计阶段,应设计足够的涵洞、桥梁,以减少高路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在跨越河流、湖泊等水体时,尽量采用桥涵跨过,减少使用堆填式的路基结构,减小对地表水体的影响。服务区、收费站、交通场站等污水集中产生地应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禁止将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在运营阶段针对配套的服务区、生活区、收费站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定长期监测方案,避免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规划选线、选址阶段提出环境空气的防护距离,使项目与敏感目标保持必要的距离要求;施工阶段,重视施工中粉尘污染的治理,提出有环境敏感目标区域土石方工程、材料运输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运营阶段,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限制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上路。
4.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本规划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中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占用耕地实行“占一补一”的占补平衡政策。占用的林地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规定,对林地进行保护和补偿。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在施工过程适当环节进行利用或再生。工程后期的废料,应当彻底清除汇集,用于铺筑、改善地方道路、生产道路等,确实不能利用的,应选择合适地点集中堆放,以便未来进行处理或利用。服务区、收费站和交通场站设垃圾桶收集固体废物,垃圾定期定点处理。服务区含油污水处理微量油泥为危险废物,需要单独存放,定期交由当地危险品处置单位妥善处置。
(五)结论和建议
本规定实施后,可以有效地推进全市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我市现有交通运输网络,提升路网通行能力,有助于形成畅联全域、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本规划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符合国家及省市产业政策的要求;规划内容、目的及环境保护要求与上层规划及同层、同类规划相符合、相协调。
本规划实施期间,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通过完成规划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市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规划在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后,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不改变我市原有的环境功能,从环境保护角度上该规划的实施可以接受。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切实增强本地区交通运输发展与本规划的衔接。各相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改进和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整体水平。
(二)强化规划落实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依据规划谋划年度重点工作、投资任务、建设计划、项目前期工作等,优先实施重点项目库中已经明确的项目,切实做到规划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三)创新管理体制
加强改革实践和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统筹设计,注重协同推进,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子行业管理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调研,逐步形成分工科学、权责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