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修复美丽生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河湖长制、林长制,打造美丽河湖、美丽山川。巩固长江禁渔工作成果,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完成营造林18万亩。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统筹全域美丽建设。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绿色革命”,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新打造12个绿美乡镇、916个绿美村庄、20个绿美河湖,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大理新画卷。推进碳达峰行动,开展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推动新能源绿色电力认证工作全覆盖、洱海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探索应用,建设低碳州、零碳城市、绿电园区。
五、着力在城乡融合上开新局见实效
优化城镇布局。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建设、管理“三统一”。统筹“大祥巍”一体化,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进产城融合,稳妥处置海东停建遗留问题,加快祥云县产业人口聚集发展,推动大理国际职教城建设。加强大理市规划管控,洱海西部保持乡村历史风貌,洱海南部建成区突出现代风格,加大“拆临拆违”力度,拆出一片新天地,让老城区焕发出新光彩。加快大理经开总部经济产业园建设,引进企业投建大理国际会展中心。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提升城镇品质。统筹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五城”共建,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做实城市体检,加快实施城市排水防涝、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抓好批而未供土地、超期未开发土地处置工作。持续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新建一批“口袋公园”。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发展“康养+旅游+地产”,支持县市出台去库存措施。加快处置“烂尾楼”和“保交楼”项目,力争全面交楼销号。
做实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做强做精“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快推进帮扶项目。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管住农村私搭乱建行为,力争20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成功。持续推进“中国最美乡愁带”建设。
六、着力在改革开放上开新局见实效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立充分反映绿色能源价值、市场供需形势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围绕支持高质量发展,实施好国企改革发展新三年行动,加快市场化、实体化改造,努力做强主业。抓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稳妥推进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00户以上。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大理机场口岸建设、大理经开保税物流中心申建,建好大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大理国际陆港规划建设,加快滇西祥云国际物流港(北港)、祥云冷链物流园、宾川冷链智慧物流园、滇西能源建材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申报进入第三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8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帝亚吉欧、普德赋、丰树物流、美动文旅等外资项目。全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和综合服务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采取务实举措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7.5%。
七、着力在民生保障上开新局见实效
加强就业创业帮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拓宽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启动州幼儿园新址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所,新提供1500个学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力争漾濞县和弥渡县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积极破解高中教育的“县中困境”,推进大理一中、弥渡一中迁建等项目,做强下关一中龙头教育品牌。持续推进10个州级职业教育优质专业项目建设。支持大理大学建设区域性高水平综合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做强做特。推进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快体育场所规划建设,完善户外运动设施,办好系列体育赛事。
抓实健康大理建设。实施州第四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加快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州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区、州残疾人康复中心投运。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标扩能县级医院,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力争12县市全部获国家卫生城市(县)命名。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协同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兜牢兜实保障底线。全力兜住“三保”底线。加快社保扩面增效,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占比。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抓实“一老一小”工作,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全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实施182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太阳能配建和浴室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新增托位240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