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8日)

  (三)全员增收,让农民富裕富足。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户、监测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950个,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脱贫户参与肉牛养殖达50%以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10万元以上。

  (四)全面融合,让城乡同频同向。谋划楚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取纳入省级、国家级规划,推动“城区+7坝区”一体化发展,重点打造吕合产业强镇、紫溪康旅小镇、东华种业小镇、子午空港小镇、苍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小镇等一批“城乡双轮驱动”特色小镇。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鼓励医教人才“回乡”。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二期建设,整合优化5条共配路线,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四、跑好“康养旅居”赛道,走出全域开花的“特色之路”

  (一)制造打卡爆款,让楚雄“出圈”更“出彩”。从“大节点”“小场景”着手,加快建设老君山文旅、彝人古镇夜经济、太阳历演艺小镇等“精品力作”,打造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带,推出骠川风情游、环楚休闲游等6条以上精品线路,开发推广彝绣旅拍、手工体验等“网红爆款”,每年10月举办楚雄时装周,展示楚雄底蕴、传播楚雄故事。

  (二)培育消费热点,让楚雄“烟火”变“红火”。支持昆百大·楚悦广场发展,启动铜锣湾项目,打造西门古城、青龙河等6个夜经济聚集区。开发丝绸厂·记忆楚雄、老院子·慢时光、福塔·楚雄味道等消费新场景,唤醒“城市后巷”。鼓励举办大型演唱会、户外音乐节,提升楚雄知名度、提振消费市场。打响“楚楚小彝妹”美食品牌,打造东华烧烤精品集市、彝族羊汤锅一条街等15个特色街区,让人气“聚”起来、群众“乐”起来、消费“燃”起来。

  (三)引爆假日经济,让楚雄“流量”成“留量”。把“火把节”作为楚雄最大辨识度、最热引爆点,让“楚雄火把”点燃滇中、点亮全国,月月有主题、节节有活动、乡乡有特色,打响“假日楚雄”名片,推进马龙河、河前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打造紫溪彝村、苍岭茶马驿等10个度假“小精品”,带动假日游客和旅游经济增长10%、15%以上,实现从假日“过境地”到“目的地”。

  (四)深挖文旅资源,让楚雄“旅游”为“旅居”。以“两江三山四湖”为环线,打造东有彝海会客厅、南有灵秀湖度假、西有中彝医康养、北有老君山文旅、中有“公园城市、康养城市”的大环线,形成一街N景、两江四岸、三山多园、四湖连珠等作品、产品,补齐“药膳”“民宿”“演艺”等产业链,实现处处可观、可玩、可品、可游。

  五、跑好“壮大民营”赛道,走出提振信心的“创业之路”

  (一)答出营商环境“最优解”。探索推进“以函代证”制度改革,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堵点。推广“拿地即开工”“一件事一次办”“创新指数贷”“标准地出让”等先进经验,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覆盖范围,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广帮办服务、容缺服务等方式,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敢闯敢投。

  (二)开出助企纾困“金药方”。精心问需于企,拿出精准服务企业型措施,坚持市级领导挂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现“一对一”“点对点”挂包服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贷免扶补”政策,全年发放贷款4000万元以上,强化水、电、气生产保障,持续降低企业成本,让各类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三)跑出主体倍增“加速度”。内培与外引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探索开展市场主体集群注册,深入推进网上办、预约办、上门办、跨区办等便民措施,全年净增市场主体1.5万户以上,市场主体总量和净增量稳居全州首位,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培育工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户以上,全力推动宇泽公司上市。

  六、跑好“生态优先”赛道,走出向绿图强的“绿美之路”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集中力量打好水源地保护等7个标志性战役,继续保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3个100%”。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二)打好生态修复“主动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00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完成退化林修复5000亩,实施异地造林4000亩。实施保护楚雄“母亲河”行动,推进龙川江流域农村污水治理、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打好节能降碳“总体战”。严控“两高”项目,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碳汇交易,加快省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庄甸医药产业“无废园区”示范建设,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七、跑好“民生福祉”赛道,走出回应期盼的“暖心之路”

  (一)强师兴校,让教育更出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六大工程”,实践“五种办学”,推进教体系统资源整合剥离划转,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质”、乡镇学校“缩点增效”,实施“名师工程”,培育名校长工作室2个,名师工作室3个,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坊18个,培树“威楚名师”20名。新改扩建7所幼儿园,彝海小学、彝海标准化中学建成投用。创建全省首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北浦教育基金”品牌,办好一年一度教师节,大张旗鼓表扬先进,奖励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确保600分以上人数占全州20%以上,力争“双一流”人数上台阶、“清北生”上榜零突破,高考录取率稳居全州第一,让“州府教育”名副其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