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1日)

  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以产业、教育、医疗、环境为抓手,补齐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人兴产、以产促城、以城聚人,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持续推进“五城共建”,大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以光伏、新材料、生物医药、再生资源、绿色食品等为重点打造工业强县,以蔬菜、水果、花卉、畜牧、野生菌、中药材等为重点打造农业强县,以生态农业、康养旅游等为重点打造生态强县,以“四张世界级名片”等为依托打造文旅强县,争创省级特色强县3个、“五城共建”重点县1个以上。

  持续提升城市内涵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统筹推动产业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改造老旧小区47个,积极创建一批完整社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统筹截污治污和雨污分流,新建改造燃气、供排水管网300公里以上。

  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健全“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提振消费信心,以需定建、强化监管,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持续抓好保交楼、烂尾楼整治,确保保交楼实现全面交房。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41套,解决好新市民、新青年和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大力发展高品质康养、旅居等主题性地产和教育、医疗等功能性地产,完善配套改革,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65亿元、房地产销售面积140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扭负为正。

  (七)坚定不移抓治理优生态,争创全省最干净城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也是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力争新增绿化面积700万平方米以上。

  接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各级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河湖革命”攻坚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一体推进“三治一改善”,系统开展龙川江、星宿江等流域综合整治,确保41个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95%以上,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确保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大战略,健全金沙江流域(楚雄段)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快生态廊道、森林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万亩以上,提升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积极申创哀牢山国家公园,持续加大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管理,完成省下达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加快吉利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全省标杆。探索碳汇产品开发和交易实现机制,推动绿电溯源和绿证核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立生态工程建设中心,创建一批低碳零碳示范园区。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争创全国交能融合示范区。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和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

  全域推进绿美楚雄建设。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营林营草30万亩以上。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点位2816个,植树136万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力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个、省级绿美城市1个、绿美乡镇8个、绿美社区15个、绿美村庄12个、绿美河湖4个,确保创建省级绿美示范标杆65个以上。

  (八)坚定不移抓创建促和谐,奏响民族团结最强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升级版。

  巩固示范创建促团结。深入推进“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工程,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促进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条例立法,创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0个、示范教育基地10个、示范家庭150户。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快推进“润土培根”工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丰富文化惠民促融通。做好州级“三馆一中心”规划建设,确保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补齐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进万家、全民阅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200场次以上。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进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打造一批中国诗歌艺术和散文小镇,创作更多优秀精品剧目,持续做好乡土志丛书编纂,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传承优秀文化促认同。持续推进元谋人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加快元谋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楚雄段)等项目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性保护工程,开展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开展新一轮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非遗工坊推荐申报。探索“文博+旅游”“非遗+旅游”活化利用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物“活”起来、非遗“火”起来。

  (九)坚定不移抓民生办实事,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发展最终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也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