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外事侨务、红十字、地方志、统计、老龄、残联、人防、科技、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八)聚焦风险化解守底线,安全发展呈现新格局。坚持把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隐患,全县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平安永善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基层治理网格织密织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成效明显,刑事案件数下降18.82%,桧溪镇强胜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提升,财政金融、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5件、政协委员提案133件。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着力防范政府廉政风险。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政府效能不断提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持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最急需的“刀刃”上。
各位代表!回顾届首之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项进步、每一份收获都浸透着汗水、凝聚着心血,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得益于各位代表的集思广益和出谋划策,得益于全县各族人民的同心同德和奋力拼搏。特别是在县内疫情发生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不分昼夜、奋战一线,充分发扬和诠释了永善干部群众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全力守护了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积极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永善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缺乏支撑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交通外联不畅、内连不优的困境仍然亟待改善;产业结构单一、链条短散的瓶颈还需重点突破;公共服务滞后、供需失衡的短板仍待加速补齐;干部担当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激情仍需有效激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加快实施“双万”工程,奋力夺取中国式现代化永善实践的良好开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部署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市委五届四次全会进一步绘制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昭通篇章的“时间表”“路线图”。县委在深化“1131”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实施万亩产业提质、万名群众就业的“双万”工程,顺应了党中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大局大势,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永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我们将坚决服从县委领导、维护县委权威、落实县委部署,把实施“双万”工程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强有力抓手,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执行,奋力夺取中国式现代化永善实践的良好开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系列部署和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全市“六大战略”、永善“三个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双万”工程,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谱写永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GDP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示范引领、整体发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聚焦脱贫成果巩固,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补短板、促增收、抓示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抓实脱贫人口、“三类对象”动态监测帮扶,健全常态化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持续提升“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一户一策”“政策找人”,确保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全力促进群众增收。打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三年增收”接续战,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资源盘活、政策落实上下功夫,逐户优化增收措施,脱贫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基本消除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提高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占比,积极培育县域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个经济薄弱村培养3至5个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