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推动中央及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县域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加快推动红旗湖、镇宁河水域水质治理,健全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55%。深化固体废物、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抓好红星发展、华尔盛新材料等化工企业废渣处理,加快实现园区污水闭环处理。
坚决守好生态环保底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矿山修复、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争完成营造林2.83万亩,治理石漠化12.9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8平方公里。统筹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健全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机制,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新能源、清洁高效产业发展壮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坚持“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100%。
(七)坚定不移把增进民生福祉摆在中心位置,加快促进共同富裕。始终牢记宗旨意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持续抓好稳就业促增收。筑牢就业基本盘,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2023年开展技能培训235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大力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优化“四项收入”结构,全力推广宣传应用“安心干”平台,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劳务协作,力争组织化外出务工达到70%。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
持续推进健康镇宁建设。深入实施卫生健康能力提升攻坚行动,紧盯“保健康,防重症”疫情防控中心任务,保障药品供应,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加快推进县传染病区投入使用,全力推动县人民医院搬迁项目建设。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增强医保公共服务能力,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实医疗健康队伍力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
持续织密社会保障网。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420张;0-3岁婴幼儿照护托位达到920个。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应保尽保,确保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1.16万人以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万人以上。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照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持续推动文体事业发展。积极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宁弄染结盟展示园规划建设,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启动“铜鼓十二调”“竹王崇拜”数字化采集工作,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积极申报2个移民搬迁安置点体育设施项目、2个市民健身场所,力争建成1个国民体质监测站,谋划举办好县级青少年综合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第三届市运会。
各位代表,我们将全力办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1.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所、小学2所,新增学位180个、餐位200个;2.新增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265个;打造1个儿童之家示范点;3.为在岗环卫工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对2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4.打通“断头路”1条;新增公共停车位100个以上;5.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座;6.建设污水管网1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154户;7.公益性岗位累计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5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50人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8.提高乡镇消防应急能力,建成2个以上乡镇(街道)标准化应急救援站;9.完成1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城镇居民人居环境;10.建成农贸市场1个,建成市民健身场所2个。
(八)坚定不移把安全稳定摆在核心位置,牢牢把握安全发展主动权。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打好安全稳定主动仗。
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持续深化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和省安委会“六十条”措施,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狠抓上级安全生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紧盯十二个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建设,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用药安全。
坚决筑牢金融债务风险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债务管理规定,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积极盘活存量闲置资产资源,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债务,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和风险监测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互联网诈骗等非法行为,积极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筑牢社会稳定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要求。聚焦命案防控、欠薪欠资、矛盾纠纷等问题,全面发挥“平安专干”信访维稳前哨作用,力争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持续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跨境违法犯罪,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