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3日)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左右、15%左右、7%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15周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5年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77.2岁;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可调控范围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依托“一区三园”优势,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强力做大工业经济。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鲜明导向,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加快镇宁自治县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修编,编制完善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总体规划及县域酱香型白酒产业布局规划。大力保障红星发展、红星山海、红蝶实业产能释放,全力确保红星高纯碳酸钡、华尔盛新材料上半年建成投产,全面推动红星八水氢氧化钡、连云港原料药、华天香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集群化、绿色化发展,力争精细化工产值突破10亿元;大力保障汇景纸业、顺立达纺织、喜宝鞋业等特色轻工重点骨干企业稳产增产,加快推动华洋食品、牛来香食品、金瀑农产品、中浩农业、福呱呱农业等一批特色食品企业扩大规模,加快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顺立达纺织二期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力争特色轻工产值突破20亿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确保华能、大唐、国能、黔源等新能源发电企业扩能增效,推动坝草、扁担山、马厂等光伏项目完成建设,推进镇宁鱼凹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年底投产达产,新能源产业产值达6亿元以上。全力推进正威高科技材料项目今年建成投产,推动启黔重工、京三松机械等一批制造业扩产扩能,新增规上企业7户以上,力争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产值达5亿元以上。

  全力做强农业产业。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年内新增旱改水田5000亩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在28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万吨以上,完成油菜种植13.7万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精品水果、小黄姜、茶叶、瓜蒌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实现镇宁蜂糖李树立全国李类品牌价值第一,引领推动农产品品牌打造与宣传,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创新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模式,推动实施农业产业SPV项目6个,助力肉牛产业、小黄姜、生态渔业等高质量发展。新增肉牛2.32万头、生猪15万头、家禽260万羽。加快推进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百香果干、牛肉干、瓜蒌籽、黑茶及小黄姜等精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力争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上规入统5户以上,努力实现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左右。

  大力做优旅游产业。持续实施“四大行动”,抓牢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机遇,实现旅游产业化“两大提升”。持续完善涉旅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夜郎洞和高荡景区提质增效,推进贵州·西部黄果树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引进优强市场主体参与管理运营高荡景区,全力推进高荡闲置低效项目盘活。深化沙子弄染、良田板袍红色美丽村庄后续建设。加快打造康养休闲度假基地,打造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大培育涉旅市场主体,全力推进计王寨、塘堡村、154厂民宿项目招商引资,加快推动以高荡为核心的民宿项目开发建设,不断丰富景区业态,最大限度开发高荡民族文化资源。力争新增涉旅市场主体6家以上,引进不少于1家涉旅龙头企业参与项目运营管理,实现全年接待过夜游客70万人次以上,旅游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深化涉旅产业宣传营销,充分发挥地处黄果树、龙宫2个5A级景区间的优势,筹办好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四月八”“六月六”、60周年县庆等重大活动,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持续唱响“甜蜜镇宁”文旅品牌。

  (二)坚定不移把扩大内需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增强投资消费拉动力。持之以恒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跑出镇宁经济增长“加速度”。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紧抓政策机遇,谋划工业、招商引资、基础设施项目各50个以上。深入开展争资争项大行动,确保向上争取资金增长10%以上。全力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安顺电厂长输蒸汽管线等项目实施进度。大力推进华能源网荷储、化工园区供水、化工大道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70个以上、投资68亿元以上。积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统筹完善城乡路网、水网、地下管网建设,推进江龙至化木、本寨至江龙、募役至马厂等农村道路建设,启动大山至落别二级公路改造,助推黄百铁路加快建设。加快推进红辣河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全力推动江龙水库开工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产业园区路、水、热、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和标准厂房利用率,确保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0%以上,亩均工业产值320万元以上。大力推进数字新基建,新建5G基站100个、光纤1000公里,培育8户实体企业和大数据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农田”建设,完善“互联网+”高标准农田监测监管体系。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加快推进促消费活动,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充分发挥气候优势,鼓励房企开展“团购”优惠、避暑房产推介等活动,全力扭转房地产下滑势头。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开展“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不少于15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行动,严厉打击消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市场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63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