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态牌,加快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样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拓展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引领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新风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新方式,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作出酉阳贡献。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4.5%。
——打好乡村牌,加快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新示范。主动把酉阳发展放到全国和全市大局中谋划,以党建为统领,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扩面共富乡村、数字乡村试点,打造全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农业总产值78.5亿元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5%。
——打好文旅牌,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景产城融通融合,推动世界一流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品牌、文旅体验、康养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旅游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全力建设“世外桃源·宁静酉阳”。完成文旅项目年度投资7.2亿元以上,实现游客接待量2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5亿元以上。
围绕上述工作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7%。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贯之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保护好、利用好、转化好生态、乡村、文旅资源,下大力气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以贯之坚持双轮驱动。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以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深度融合、产城景文全面融通,提升县域经济活力,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一以贯之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任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收入水平,重点解决环境、教育、医疗、就业、养老、育幼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酉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好新时代新征程新酉阳是每一位酉阳人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当主人、抓主动、担主责,保持“备考”的姿态,扛起“赶考”的责任,做足“应考”的准备,坚定不移地干、激情满满地干、事必躬亲地干,用实际行动交出酉阳发展的高分答卷。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着力扩内需促消费,努力在稳进增效上展现新作为。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稳投资、促消费,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整体提升。
加快新型城镇化。完成桃花源新城详细规划编制,5个月内完成桃花源新城规划范围内土地房屋征收任务。布局新城干道路网,完工游农大道、塘花大道(一期)、桃源路工程,启动渝湘高速桃花源互通改建工程,实施花园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公共服务,投用酉阳二中新城校区,建设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加快新城医院、滨河运动公园、桃花寨便民活动广场建设进度,整治生态河道,建设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迁改20公里天然气长输管道,改建1座天然气调压站。建设标志工程,实施桃源·武陵人家(一期)、桃源·丽都、桃园丽锦、酉州博物馆、二酉书社、众创孵化中心、科技馆项目,完成建设投资22亿元以上。完工城南至板溪、斑竹园至武陵山酒店、观音阁至龙洞联结线,启动小坝至凉风、龙池至新桥、新桥至川菁子、凉风至行政服务中心交通路网工程,构建新老县城“一环七射”畅达路网体系。分批完善集镇功能,加快推进集镇路面“黑色化”、管网规范化、街面景观化,提高集镇发展质量。
改造提升老县城。加快城建·南城花园、桃源大厦、华茂鲤苑、桃源世家等房地产项目建设,销售商品房45万平方米以上。改造提升26个老旧小区。疏解何家坝、东风坝城区背街小巷加工、物流、维修、建材功能业态,有序退城入园。加快推进环卫管理市场化改革,落实“门前三包”“五长制”。拓展智慧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建立网格管理、数字诊断、精准维护的城市运维管理体系。加大酉城河综合整治力度,扫尾红卫桥至碧津桥东岸防洪度汛河堤改造工程。实施老城区低洼路段积水综合治理,完成10公里车行道维修整治,改建人行踩板5万平方米。规范城区农贸市场,从严整治占道经营、流摊游贩。规范城市运行秩序,严控道路开挖,严管车辆乱停。科学优化县城区交通组织,新增停车位1324个。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规划布局,启动第二批村庄规划修编。改造提质县乡道50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200公里、窄路面拓宽70公里。落实“路长制”,实施农村公路安全防护综合治理200公里。深化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建设花田乡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天馆至两罾供水管网延伸项目,提升龙潭、麻旺、小河、官清等乡镇供水保障水平。实施抗旱应急工程,增强高山深山“零星散户”供水保障能力。改造农村户厕500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有人居住、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村房屋全部实施安全、适居改造,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村10个。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创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