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拓空间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始终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重点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多规合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40.6平方公里。编制中心城区更新规划,开展龚滩、两罾、苍岭、庙溪、浪坪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实用性村规划全覆盖。提速桃花源新城建设,完成新城策划方案和11个专项规划,形成“一谷三区一轴九湾”结构布局。落实新城建设用地指标2550亩。建设“五横四纵”通道11公里,建成综合管廊1.2公里、排水管网3.9公里。全面实施旧城提升,改造城南公交总站片区(一期)、老交通局片区等棚户区房屋33.7万平方米。城投·伴山华府、桃源世家、锦绣华城投放市场,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13万平方米。停工5年的“类恒大”龙湾嘉苑、阳城商都项目复工建设。凤凰山公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实施城市综合管理“七大工程”,数字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办结城市管理问题7386个,海绵城市面积增至8平方公里。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市级示范村7个。完成县城“坡坎崖”治理5.9万平方米。实施城市河流景观灯饰亮化工程,改造滨河景观6.4万平方米、人行道1.3万平方米,县城优质绿地面积达到141万平方米。
(四)大力补短板锻长板,基础条件加速改善。始终把基础互通互联作为努力方向,酉(阳)彭(水)高速酉阳段完成投资21.3亿元。启动县城区“一环七射”交通网络建设,开工城南至板溪、斑竹园至武陵山酒店、观音阁至龙洞联结线项目。麻旺至酉水河、大涵至双石、铜西至董河、南腰界至晓景公路完工投用,改造国省干线20公里、乡通畅公路50公里、农村公路19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60公里。深化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重点水利工程7个,完成年度投资3.6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恢复耕地8110亩,酉水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620万元。桃花源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完工,龙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河坝河花田段及铜鼓至小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一改三提”,完工供水保障项目97个。提升供电能力,建成投运35kV可大输变电工程,启动110kV酉阳至秀山联接线、35kV龙麻和四麻线路增容工程,新建10kV以上电力线路133公里。提高通讯水平,新建4G基站150个、5G基站418个,20户以上居民聚居点4G信号全覆盖,县城区及乡镇集镇5G信号、千兆光纤全覆盖。实施“数字乡村”创新试点,建成“互联网小镇”10个、互联网村59个。
(五)大力抓改革增动能,发展潜力竞相释放。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组整合县属国有企业53户,成立实体型国有重点企业17户。清理国有闲置资产13亿元,完成资产类产权证办理43亿元,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628.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增长63.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万户76万人,经营性资产突破1亿元。实施2个乡镇和100个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三社”融合,276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平均经营性收入达25万元。深化殡葬改革,火葬区覆盖10个乡镇(街道)。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机制全覆盖,管护供水工程3042处。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全流程线上审批时间压减至22个工作日,招投标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放知识产权价值信用贷款1.1亿元,企业研发投入突破1亿元、增长25%。10户企业实施数字化融合创新,新增产值3.5亿元。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国家科技特派团、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132名专家、技术骨干扎根酉阳,推广新技术47项。桃花源科普基地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开放水平,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市域“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与眉山、泸州建立双向互助联系,江北·酉阳对口协同完成“酉货进城”6982万元。深化鲁渝协作、“致酉合作”,到位帮扶资金1.03亿元。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签约项目87个,协议引资61亿元,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六)大力治污染筑屏障,生态价值加快转换。始终把绿色生态作为基础本底,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9200亩,完成农村“四旁”植树1.5万亩,实施营造林29.4万亩。流转国有林场经营权5.5万亩,完成国家储备林收储24万亩,实现林地流转收益4.7亿元。深入推行“林长制”,680名三级林长巡林1.4万次,查处“四乱”案件60件。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12个,菖蒲片区创建市级“两山”实践示范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成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成节能环保支出1.1亿元。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燃煤整治,划定县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1.4平方公里。投用乡镇污水处理厂(站)80座,新建8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13公里。贯彻落实第4号市级总河长令,整治“两江一河”入河排污口49个。编制11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方案,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强化综合治理,实施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持续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回收废弃农膜861吨,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然村组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户厕4000个,新建农村无害化公厕32座。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创建美丽庭院302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0个。
(七)大力增福祉兜底线,社会民生有力保障。始终把高品质生活作为不懈追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支出16.1亿元。实施教育项目48个,完成投资7.5亿元。23所中小学建成投用,新增校舍5.2万平方米、中小学学位2295个。落实“双减”政策,取缔非法培训机构35家,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致公名医工作站、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完工投用。建设医共体“三通”,43所公立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启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李溪卫生院获评全国乡镇卫生院500强。172个村级养老互助点建成投用。全民健身中心加快扫尾,新增体育场地5万平方米。完善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村史馆,为村明德书院开院授课。创作优秀文艺作品10个,开展文化下乡204场次。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42个,村(社区)“三治融合”率100%。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建成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开展“七大专项整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治理常态化,欺诈骗保案件侦办“技战法”获公安部肯定。创新信访机制,化解信访积案159件。食品安全持续实现“零事故”目标,民调满意度进入全市前3名。自然灾害防治有力有效,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4.4%、22.2%,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8.2%、26.7%,群众安全感指数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