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以上目标,主要基于对市场、社会和企业预期的理性研判,底线是确保“跳一跳、够得着”,高线是争取“咬咬牙、会更好”,体现以最大的努力换取最好的结果。我们要紧盯目标不放松,用变革推开机遇的大门,用积极作为应对环境之变,用汗水和坚强努力提升璧山在全市经济版图中的分量和地位,一定不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区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
三、2023年主要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创新思维、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以新迎新、革新立新”,不断在“五新四城”建设新征程上汲取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展现新作为。具体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导产业,在推动补链成群、提升制造业能级方面展现新作为。强化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专班推进招商引资、市场开拓、企业服务,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四大优势产业,力争早日形成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千亿集群”。加大领军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比亚迪、中国长安、青山、红宇、龙润、蓝黛等成长为“百亿链主”企业。持续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培育一批“亿元规上”核心配套企业,形成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的“满天繁星”格局。落实“万家创新”配套政策,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智能座舱、第三代半导体、高端机床、BNCT核医疗等领域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效,建成投用“专精特新”产业园、中小企业集聚区,有序引导园外分散企业入园。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打造一批市场价值高、拥有核心专利的品牌企业,提升“璧山制造”美誉度和影响力。巩固提升笔电配套产业,推进消费品、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与阿里飞象合作建设C2M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重塑“中国西部鞋都”新优势。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6个,打造绿色工厂2家、节水型企业5家。引进培育百亿级建筑业总部企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新区争创近零碳园区。
培育扶持优质制造企业。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23家,培育扶持“明日之星”企业100家。全面落实中小企业普惠政策,用好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新增上云企业200家、规上企业30家,培育储备一批拟上市企业。加强重点企业供应链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参与供应链协同伙伴计划,引导链主企业开展供应链重组补链,吸纳本地中小企业进入配套。
(二)强化科技赋能,在培植创新沃土、增添发展后劲方面展现新作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提速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加快推进曙光湖片区开发,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发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创新中的“策源”作用,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来璧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个,孵化更多科技成果。提升重科大、中关村e谷等孵化平台专业服务能力,新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个。
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构建以“研究院经济”为主体、实体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支持康佳、比亚迪分别申报国家级、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助推中科曙光、龙润等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力争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建成投用。鼓励“揭榜挂帅”“赛场识马”,助力脑陆科技、格物光电等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成果。新增科技型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3.35%。
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突出重点产业“高精尖缺”招才引智,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700名。积极申报“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等市级人才项目,继续实施“璧山英才”遴选。构建领军人才“5+N”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人才管家”机制,提升人才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养老育幼等保障水平,投用景山人才社区,打造优质人才服务生态圈。
营造高质量创新生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创新“25条”、金融支持创新“28条”等政策,用好创投基金、产投基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重点科研项目倾斜。完善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发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高质量筹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推动建设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
(三)积极扩大内需,在挖掘发展潜力、提振市场信心方面展现新作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好投资消费组合拳,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更加强劲、更为持久的动力。
增强项目投资拉动作用。积极探索PPP、TOT等新型投融建模式,跟进全市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渠道,三大国企集团完成融资13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做好重点项目保障服务,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实现“固投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产投增速高于固投增速”。高水平做好项目策划包装,更大力度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贷款、专项借款、专项债券等份额,积极利用投资补助、基金入股、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片区开发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工业投资增长15%。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完善专班招商机制,开展“以商招商、人才招商、群链招商、资本招商”,力争引进100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3个、10亿级项目15个,签约额达到7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