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重庆市)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8日)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企业孵育基地、长寿科技馆建设,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职业技术大学,推动科教融合、产研互促。健全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实施科技研发计划项目30项,支持“低成本硅基纳米气凝胶绝热材料”“新能源电池金属回收特效萃取剂”等科研项目申报市级重点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快推动JM两用技术、碳化硅陶瓷膜技术、酶催化和微反应工艺等科技成果转化。科学运营重庆(长寿)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推动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0件。

  (八)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落实双碳战略,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三线一单”协同减污降碳国家试点成果运用。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改造,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家,推进飞华环保PGA等循环经济项目,壮大循环产业集群,打造静脉产业园区。依托美国空气化工等优势企业,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先进低碳技术,支持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通过市场调配实现工业减碳680万吨,新建碳汇林1500亩,打造国内领先近零碳示范园区。优化清洁能源布局,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加快推进宝武氢能、川维化工氢能等项目,建设完成中石化加气母站增设供氢功能试验项目,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狠抓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工业、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协同推进PM2.5污染、臭氧污染和臭气污染防治攻坚,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化区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实施重点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桃花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入河排污口、农村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开展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排查治理,严防新污染物、重金属环境污染。投用双象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大幅提升危废处置能力,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无废园区。

  加强生态系统修复。着力构建“一江、三河、六山、百湖”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70个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10个。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从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科学优化沿江产业空间布局,有序推进长寿湖、大洪湖生态修护和湿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完成营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实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综合治理和监督管理,加快明月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整治土地750亩。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其栖息地保护修复。

  (九)强化全民全生命周期管理民生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突出抓好就业增收。积极落实“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扶持计划,打造“长寿就业”“长创常新”就业创业品牌,加大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聚焦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稳定性,有效缓解结构性矛盾。大力倡导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完成特殊工时制度改革试点,推广“零工市场”促进灵活就业,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收入。开展“渝你同行”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行动,健全治理欠薪长效机制,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立德树人、“五育”23并举,健全“双减”24长效机制,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具体措施,完成重庆工信学院一期二阶段建设,力争本科院校“零突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明德小学、扩建桃花溪中学,投用古镇中学、晶山幼儿园,推进城乡学校集团化办学,加快重庆市医药学校提档升级。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升级改造街镇基层卫生机构,启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实现疾控中心开工、精神卫生中心主体封顶,投用区中医院医养中心、江南医养中心。深化健康长寿行动,建成全国健康促进区,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4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序推进阳鹤山国医城建设,申报市级精品中医馆3个,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和关爱服务制度,有序发展“银发经济”,重拳打击涉老诈骗行为。全面启动国际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实现适龄女学生HPV疫苗接种全覆盖。

  提质扩面社会保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一村一品”推动10个脱贫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高质量实施医保服务示范工程,贯彻落实待遇增长机制。加强特殊人群关心关爱和困难群体援助帮扶,精准落实“单人保”等政策,持续开展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加快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优化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积极申报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争创市级双拥模范城。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持续做好“保交楼”工作,改造危旧房屋326栋。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确保百姓买得到、买得起。

  提升社会安全水平。坚持保健康、防重症,精准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医疗救治方案,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加强疫苗接种和中药普防普治普管,保证市民正常购药需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九大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风险,严格规范区属国企融资担保行为,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及时排处地产金融、企业经营等领域风险隐患。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构建警法联动基层治理格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3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