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二)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先进制造业。围绕“3+3”先进制造业(33)转型升级、壮大规模、提升能级,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拓展发展空间,强化能力配套,培育“镇园之宝”和“链主企业”,完成游仙高新区扩区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推进激光产业基地等5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航空与燃机产业园,支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新桥中小微产业园、魏城工业园加快建设。认真落实企业培育“倍增计划”,着力壮大以东材科技、太极绵药、绵阳雅化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培育以中久大光、中广核技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扶持以虹新制冷、移柯通信等为代表的成长企业,帮助中金资源等企业纾困解难,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持续开展质量提升示范行动,评选第四届政府质量奖。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5户以上,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2户、4-10亿元企业5户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个。

  (三)以消费为重点做大服务业。围绕“三区两组团、一带多节点”(34)城市商圈布局,招引一批服务业头部企业总部、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入驻,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以及闲置商铺招引知名商超、品牌连锁、餐饮名店,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高质量推进芙蓉汉城、新桥驿站、街子驿站、渔人码头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聚集人气商气烟火气。提升越王楼、李杜祠、芙蓉花溪景区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东湖大酒店等项目,开工建设石马现代物流园区。全年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3户、限上商贸流通企业27户以上。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举办会展博览、节事赛事20场次以上。

  (四)以“三品”为引领做优农业。树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意识,全面落实田长制,统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行“土地大托管”,杜绝耕地撂荒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生猪出栏量稳定在23万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4万吨。深入推进“三品”工程建设,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全区供销系统服务建设,补齐农村物流短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围绕建成农作物种业高地目标,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蔬菜种业园区创建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

  三、深入贯彻“开放活市”战略,在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上展现游仙担当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盯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重大改革任务,持续扩大、深化区域合作。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提升用地监管效能。持续向游仙高新区放权赋能,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探索推行“揭榜挂帅”(35)新机制,吸引社会人才、科研团队、金融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二)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院引所、招才引智。深化院地企交流协作,深入挖掘院所配套、关联项目,招引更多高技术企业、团队入驻。创新开展资本招商模式,探索建立国有平台公司参与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全年开展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4次以上,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开展招商引资签约成果“回头看”,确保项目开工率达70%以上、企业履约率达90%以上。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活动,办好“同心会客厅”,用好“绵企通”,落实好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政策措施,及时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召开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评选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再突破,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加快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三化建设”(36),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群众“少跑路”问题。强化财税金融支持,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落实。全年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以上。

  四、深入贯彻“人才兴市”战略,在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上展现游仙担当

  (一)擦亮引才品牌。持续提升“‘游’你同行·领‘仙’未来”引才品牌效应,围绕全区发展战略和产业地图,多维度开展精准引才活动。创新“飞地”(37)智力分配模式,支持项目化柔性引才,鼓励专家人才提供智力服务,广泛吸引各行业领域顶尖人才加入游仙或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000名以上,加速形成人才集聚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人才培育。加快完善“1+4+N”人才新政实施细则,全覆盖开展人才项目评选,推广技能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用好各领域人才俱乐部等平台,开展“青年科学家论坛”等人才交流活动,探索引进人才管理培育“双导师”机制(38),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三)激发人才活力。深化院地校企合作,密切联系院所和专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和重点领域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市场化激励机制改革力度,鼓励企业建立人才持股平台,开展教育医疗系统岗编分离和绩效评价改革试点,赋予重大创新平台、重点用人单位更多“引育用留”自主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四)释放留才温度。推进人才社区打造,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1133套。坚持区级领导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开展人才服务满意度测评,构建贯通线上线下、便捷高效的富乐人才悦享服务体系。广泛搭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强化青年社交、个人就医、子女入学、金融服务保障,千方百计解决人才干事创业后顾之忧,吸纳八方英才圆梦游仙,加快建设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2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