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1日)

  (六)坚定不移推进“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建设。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把黔西南打造成“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康养产品供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国际一流山地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以兴义(义龙)、安龙为核心区,打造南北盘江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带,围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食品药品、医疗保健布局,聚焦冬避寒、夏避暑,依托万峰林、云屯、招堤等景区景点,建设一批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山地户外营地等户外运动设施,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区、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养老休闲度假基地。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推动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二是全力发展康养产业。依托“康养到贵州”品牌,大力发展避暑康养、医药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旅居康养、森林康养六大产业,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万峰林”民宿品牌,提升民宿服务质量,创建等级旅游民宿20家,推动“康养+”“+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康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项目,打通贵州醇—万峰林沿线景区、景点、人文场馆连接线。加快推进兴义老城区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动安龙招堤核心区、湖心岛、荷花赛道、加油书院研学区建设。有重点、有特色地推出一批康养度假基地,力争建成16个以上。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推动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一是全力抓好重点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能源、矿产资源、旅游等重点领域整合力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取得突破。深入推进国有景区“三权分置”改革。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电力市场化、水务一体化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严格落实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用好规范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省对市县增量集中机制、县域经济财源建设配套措施等制度办法,激活发展产业、培植财源、涵养税源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公积金、事业单位、医疗医保、殡葬等领域改革。二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以企业家获得感为导向的营商环境制度,深化“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服务的“企业之家”,着力擦亮“贵人服务”黔西南品牌。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新设市场主体4.2万户以上。三是全力推进产业招商。以“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为引领,瞄准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聚焦“四新”“四化”,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风口”产业,接续开展“双千百场”“夏季攻势”大招商行动,强化领导带头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招商,将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纳入考核,引进省外优强企业120家,重点产业到位资金达370亿元,其中工业产业占比53%以上。四是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拓展茶叶、箱包、服装、苗药、汽车轮毂、新材料等优势产品出口渠道。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外贸综合服务,稳住外贸主体,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50万美元、跨境电商出口1亿元以上。

  (八)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大力实施“文教兴州”战略,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赋能增力。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完成州特殊教育学校搬迁。统筹做好普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推动兴仁市、册亨县、晴隆县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全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持续抓好“双减”工作,引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有序增加学位供给保障,义务教育大班额消除6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8%。推进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项目,支持笔山书院、加油书院创建特色高中,全州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3%。扩容提质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1.5万人以上,支持兴义师院加快建设3个硕士专业、黔西南职院加快推进“双高计划”、州电大转型发展,推动州技师学院独立办学,探索建设技工教育联盟。巩固拓展校园足球帮扶成效,引领全州青少年足球蓬勃发展。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落实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二是强化科技支撑。用好“科技入黔”政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继续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申建,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培育2个以上州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三是推进人才汇聚。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深入落实重点人才“蓄水池”“黔西南人才新政12条”等引才聚才政策,引进数字经济、清洁能源、高端制造、山地农业、卫生健康等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0人左右,实施好农村“四乡”人才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着力解决青年就业、住房、托育等“急难愁盼”问题,让黔西南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黔西南更有为。加强东西部协作专业技术人才互派交流,持续开展黔西南州杰出人才奖、州管专家、决策咨询专家评选,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之家”“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全方位畅通人才发展通道,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九)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一是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八音坐唱”“阿妹戚托”等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加油文化等文化内涵,创作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扎实推进黔西南州考古研究,积极开展交乐、万屯墓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前期工作,讲好黔西南故事,展示黔西南文化自信。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为主体,聚焦民族文化、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特色餐饮等,开发文创精品,发展文创产业,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建好用好9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州、县(市)、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推动智慧博物馆省级试点建设,建成11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和2个城市主题书房。启动实施智慧广电乡村示范工程,开展送文化下基层等示范性活动300场次以上,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6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