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丹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日)

  (三)着力提升精准招商水平,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招商突破年”专项行动,努力以招商大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一是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聚焦矿产资源、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农特产品资源、木材资源比较优势,围绕装备制造、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等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引领和开发区平台带动作用,招引上下游及关联企业聚集。按照完善招商“一个项目库、一张产业链图、一批重点优强企业群”要求,建立项目推介、签约、落地、建设的全流程服务机制,精心策划、开展异地招商和旅游推介,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争引进优强企业12家以上,实现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二是全面兴起招商热潮。领导同志既“挂帅”又“出征”,腾出主要精力抓招商、谈项目。压实各招商专班责任,广泛开展驻点招商、定向招商、敲门招商。完善与商会的沟通协作机制,落实好以商招商奖励办法,通过商人找商机、招客商,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良性循环。鼓励全民招商,充分利用老乡、同学、战友等关系,挖掘人脉,吸引在外丹寨籍人士回乡创业兴业。积极探索“以招商论英雄”的干部选拔任用、晋级晋升机制,迅速兴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三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两员”工作制度,加强与落户企业的沟通联系,全方位做好企业在项目选址、土地供给、原料供应、水电气供应、用工和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保障,用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树立营商环境“好口碑”,在“两员+代办”上形成丹寨响亮的品牌。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一以贯之重视企业、服务企业、厚待企业,真正让企业家在丹投资放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让丹寨成为企业栖息和发展的沃土!

  (四)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防贫监测“六个专项行动”“3+1”保障巩固提升机制,加强对“三类户”的常态化监测和动态帮扶,及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拓展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重点领域协作。分类盘活闲置低效扶贫项目资产,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搬迁群众就医、就学、生活便利等需求。二是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持续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提升项目资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落实好县内企业吸纳、扶持创业、帮扶车间、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服务,切实做好扩岗稳岗。强化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水平。精准落实各类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开展好“点对点”返岗就业服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70%以上,全力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增收。三是聚力发展乡村产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好财政衔接、南海帮扶等资金项目的谋划、申报、批复实施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庭院经济、“旅游+”“生态+”等新业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持续抓好“一主两辅”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以上。强化丹寨云硒茶、蓝莓悠蜜等特色品牌的创建和管理,引导鼓励企业申报“两品一标”,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加速推进乡村建设。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两违”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在有序推进石桥、烧茶等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开展经营性项目股份制合作等,推动一批行政村先行先试先干。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9%以上,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强化乡村治理,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破除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坚决遏制滥办酒席之风!

  (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厉打击和惩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深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严防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尾矿库等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公益林和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坚决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生态中拥有更多获得感。二是巩固提升环境质量。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固废治理、环境风险防控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健全环境保护监测预警、责任追溯等制度,强化源头防控。高质量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等反馈问题整改。保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以上。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全面落实重点企业节能降碳行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实行优质资源优先向环保型、科技型企业集中配置。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序开发风电、光伏项目。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巩固提升节约型机关创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六)着力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严格落实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持续释放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提升“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实现政务事项应驻尽驻、规范授权,推进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办”,力争政务服务“三减一降”达到省、州最优水平。深化园区改革,推行以“2号章”形式,由开发区自主承办园区企业开设、立项、建设等行政审批,逐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发区启动实施“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民承包经营地、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户宅基地、林地改革力度,积极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深化“反租倒包”产业模式,提高产业管护水平。统筹推进投融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城镇管理等领域改革,让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更多实惠。三是推进更大力度创新。深化与对口帮扶地区、周边地区多领域合作,推动与大湾区科技平台共建,聚焦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经营模式、治理方式、技术攻关上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量保持5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数占比突破4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