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态建设纵深推进。以革命性举措持续抓好湖泊保护治理,“三湖”保护条例修订全面启动,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修编报审,完成“两线三区”划定,组建湖泊联合研究中心,建成6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科学治湖基础不断夯实。“三湖”保护70项重点任务和18项标志性工作加快推进,抚仙湖流域污水收处实现全覆盖,星云湖、杞麓湖15个截污项目开工建设。“四减”行动成效明显,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28.4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不断改善。全面开展“三湖”流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行动,累计整改问题1778个。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Ⅲ类及以上。美丽河湖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3.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平方公里,46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有序推进。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力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8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12项,杞麓湖典型案例20项整改措施完成15项。
(六)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用于民生保障。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新增幼儿园学位720个、小学学位1665个。组建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并实现招生。启动科教创新城中学建设。红塔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名单,“中央厨房”校内午托服务得到社会高度肯定。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居全省第1。红塔区、江川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获省级表彰。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开工建设。澄江寒武纪化石地入选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覆盖。成功举办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连续八届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
(七)风险防范有力有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适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圆满完成粮食生产、收储任务。按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务113亿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实现“双降”。3个烂尾楼项目复工续建,2个“保交楼”项目实现交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3%、9.3%。在全省率先实现应急广播系统全覆盖,实现森林草原“零火灾”、地质灾害“零伤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平安玉溪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5件、政协委员提案296件。我们以“两转一强一提”大讨论为抓手,扎实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我们坚持厉行节约,在全省率先推进“公物仓”试点建设,全面盘清221家市级单位资产,盘活节约财政资金1.4亿元,公用经费在年初预算基础上压减5%。我们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在转变、能力素质在增强、工作效能在提升,“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和“说了就要干、干就干到最好”成为政府工作新常态。
回顾过去的一年,困难和挑战超出预期,我们付出比以往更加艰辛的努力,为今后发展打牢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蓄积了势能。我们发挥世界级锂矿资源优势,积极招引企业8户、签约项目11个,开工建设项目6个,开辟了新能源电池产业新赛道,“烟+锂时代”正式起航;我们进一步明确“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工业投资实现翻番,首次突破25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5%,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0%、22%,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们高度重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充分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稳经济“组合拳”,纾困解难“出真招”,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55亿元,市场主体净增4.9万户、总量排全省第6,“四上”企业净增282户、总量排全省第3,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我们历时3年、统筹37亿元资金建成省运会体育场馆群落,成功举办省运会、残运会暨特奥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兑现了“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带活玉溪城”的庄严承诺,品质玉溪形象更加彰显。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向中央和省驻玉单位、驻玉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玉溪发展的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去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但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6项指标不及预期,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冲击,外贸连年下滑,市场消费疲软,综合交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投资回落;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培育缓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还需全面提速;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巨大;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快,城乡融合发展还不充分;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三湖”保护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仍有短板,离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部分干部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将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