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创造美好生活!天下之大务,莫过于恤民。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始终坚持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芦山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持续夯实生态本底,让环境更舒心。坚持以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抓手,持续发挥生态气候资源优势,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有效推动绿色资源转化,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着力健全社保体系,让服务更暖心。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保、医保、低保等兜底政策和临时救助措施,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加固保障底板。要全面提升民生事业,让生活更顺心。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释放更多财力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实事,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让群众有更加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县委确定的攻坚提升年,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的展示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灾区振兴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系统落实县委“一核引领、四化同步、三区共兴”总抓手,统筹推进重建质效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面貌改善、基础设施补短、市场主体培育、品牌争先创优、作风能力建设八大攻坚行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芦山新征程!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速保持一致,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为确保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抓重建、展形象,全力打造践行重建新路推动发展振兴样板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开展重建质效提升行动,统筹抓好重建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让重建新路更具时代内涵。
全面促进地震灾区新提升。紧紧围绕“两年恢复重建、一年基本完成”,按照“程序不减、时间缩短、效率提高”要求,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确保年内5个灾害防治、应急救援工程全面完工,25个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灾后重建项目基本完工。以太平镇木坪子、宝盛乡斑鸠井集中安置点为载体,在避险搬迁、基础设施提升、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推动灾区业态提档升级,确保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超过震前水平。
全面展示感恩奋进新形象。统筹办好“4·20”芦山强烈地震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讲好芦山故事,传递奋进力量,全景式生动展现芦山从灾难走向新生、从重建走向振兴的感恩奋进历程。高水平筹办好感恩汇报座谈会,高规格举办“践行重建新路”主题论坛,有序开展媒体采风活动,全方位营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社会氛围。依托重建十周年聚焦引流,包装一批重建成果扩容提质项目,举行一轮重建发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让重建红利转化为振兴红利。
全面打造防灾减灾新示范。坚持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抓手,持续发挥“人防+技防”作用,不断优化防灾减灾监控设备设施,新建6套智能气象站、10套地面气象观测北斗通信设备、90处地质灾害普适型自动化监测点,建立集气象、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等为一体的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力量体系,新培育10个应急救援尖刀队,一体化推进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能力建设。巩固拓展芦阳二小校园减灾教育模式,加快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建设。
二、抓项目、促投资,持续保持稳进提质的发展态势
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持财政支出强度,激发社会投资热度,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竞速项目“主战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快融入省级布局,争取更多预算内资金、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力争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保护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等6个项目纳入国省大盘。持续强化“一对一、点对点”重大项目包保机制,全年实施县重项目100个以上,力争项目总投资突破500亿元,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滚动接续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创新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锤炼企业“主力军”。坚持新建企业抓跟踪、规下企业抓培育、在库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0家。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助力瑞鞍公司申请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2家,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以上。
激活消费“主引擎”。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会节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汉姜古城提质扩容,开发一批特色主题活动、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标,重点培育好“姜城集市”消费品牌,将汉姜古城、金丝楠水街打造成集“夜娱、夜食、夜购、夜游”为一体的经济集聚区。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突出抓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逐步形成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无断链”的冷链物流体系,更好打通冷水鱼、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组织开展直播推介会、“云闪付”抢券等消费活动9场,通过让利促销、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