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芦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3日)

  三、抓产业、强载体,着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新高地。

  加快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围绕纺织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下大力气招引纺织新材料、高端织造等项目,实现产能、产值“双增长”,确保规上纺织业产值突破50亿元。按照“集约+集聚”结构布局,加快引进锂电池重点环节产业,建成投产锂电负极材料项目3个,进一步构建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的锂电负极新材料产业集群,确保产值大、贡献高的企业达产满产、扩大增量,力争全年实现规上锂电产业产值22亿元。

  加快实现产业智慧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特色产业由“制造”向“智造”升级,支持核心企业智慧化、数字化改造,新建智慧生产车间3个以上。全面落实“藏粮于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全域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智能温室大棚等智慧化农业设施,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力争电商服务中心和农事服务中心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加快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快雅安姜城500kV开关站扩建工程、芦山220kV输变电工程等电力工程建设进程,积极推进标准厂房、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把项目落地的“准入关”和“增效关”,在亩均税收、投资强度等方面作出硬性约束,严格划定用地“红线”,严格控制耕地“流出”,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

  四、抓统筹、优布局,走好迈稳城乡融合的铿锵步伐

  突出规划引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更富魅力、更加宜居的“小县优城”。

  做强一核示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芦阳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园区建设,不断挖掘现代轻纺、金丝楠根雕、锂电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大力培育川藏商贸物流配套产业,实现产业资源整合、生产要素流动、信息高效互通,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双向赋能模式”。加快推进经开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经纬安置房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就业吸纳能力。

  优化空间布局。围绕构建“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产城一体、城园融合”的城镇空间格局,统筹衔接“三区三线”[15]划定,有序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级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以及15个专项规划、专篇专章编制。持续开展城市提质大会战,依托“一线一街一城两区八大公园”建设,着力打造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独具特色、底蕴丰厚的城市风貌。

  完善基础设施。协同推进川藏铁路、天雅高速邛芦荥段、G351扩容项目、大邑至宝兴高速“1+3”外向通道,加快宝大路、芦太路大岩腔隧道、灵鹫山景区旅游公路、S431线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进程,包装谋划芦雨快速通道、S532大川至大邑改建工程等重点项目,畅通交通“大循环”体系。增设“金通驿站”综合服务站点8个,积极争创省级“金通工程”样板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00户以上,推动水系治理、管网泵站等海绵项目建设,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城市智能垃圾分类、市政管网维护等环节中的运用,全力争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五、抓基础、增动能,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振兴之路。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切实扛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推进苗溪农场土地整治项目,腾退低效园地3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力争将粮经复合园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着力加快马渡水种质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消除种质资源选育空白。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强农、品牌富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全力塑造“芦字号”品牌,实现“二品一标”保有量再提升。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扎实开展“美丽芦山·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提升行政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支持适宜地区开展森林乡村建设,依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玉溪河整治等项目,实施村容村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专项行动,力争将飞仙关镇凤禾村、龙门镇青龙场村打造成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新建水美新村3个以上。

  全面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构建“3+4+4”绿色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格局[16],高效推进千亩冷水鱼产业示范园、万亩高山生态茶产业示范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更好突出产业园区集聚效应、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实现特色农业产值达到18亿元左右。持续发展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5家以上。深化“农旅+”模式,提升打造龙门古镇、禾茂田园两大农旅综合体,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路线经济”,争创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镇2个、示范村5个。

  六、抓治理、筑屏障,不断厚植绿色崛起的生态优势

  坚持围绕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污染治理,不断推动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向纵深延伸。

  打好污染防治升级战。严格落实“三线一单”[17]刚性约束,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18],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突出抓好重点流域保护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化“测管协同”协作机制,确保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优良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三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动“空气微站”建设,实现空气质量网格化监管、大气污染实时监控,确保全年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94.2%以上。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