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9日)

  过去五年,我们忠诚担当、高效履职,巩固提升了勤政廉政良好形象。政治建设深入推进。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

  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修订完善州政府工作规则、常务会议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规定,提请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392件、满意度均为100%。审计项目3159个,挽回损失23.7亿元。作风建设深入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基层减负成效明显,预计“三公”经费较2016年下降6%。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将严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对台事务、保密、地方志、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档案、供销、住房公积金、妇女儿童、红十字、气象、邮政通信、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左右,4237户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问题全部动态帮扶清零,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定海神针,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人民至上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生态优先是谋划一切行动的内在要求,风险防范是发展一切事业的稳固基石,真抓实干是推动一切工作落实的坚强保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这些宝贵经验,长期坚持、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州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倾力帮助、倾情帮扶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中央和省驻州单位,向驻州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广大对口帮扶支援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州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优势资源高质高效开发利用不足,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尚未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有待提高,乡村全面振兴任务繁重。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范压力较大。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干部创新思维不足,不敢为、不愿为、不善为现象仍然存在,行政效能有待提升,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下一步,我们将直面困难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州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与工作思路建议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州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川西南地区中心支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基地,着力打造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新样板、川西南地区绿色发展新高地、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新典范、改革开放与治理体系新标杆,加快绿色崛起,推进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篇章,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凉山力量。

  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突破3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落实“打造川西南地区绿色发展新高地”部署,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全面开展资源普查调查,彻底摸清资源家底。根据资源禀赋特征,全面摸清水风光、生物质能、地热等能源资源,农业、畜牧等种质资源,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景区景点等文旅资源家底,建立资源信息库,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系,深入推进产业链延伸发展,实现资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加快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培育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级绿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组建一流研发团队,打造产学研用金产业创新联盟,推进农牧品种选育、品系改良、高效培育,建立一批产品研发、创新、孵化、转化基地,创建一批省州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中国现代农业芯片、创新源地和种业种库种源国家级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坚持“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联农带农”发展模式,新建精深加工设施210座以上,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培育6个百亿级、8个十亿级以上的产业集群。推进绿色优质粮食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力争大桥水库灌区二期、龙塘水库等水利工程建成投用。培育千亿级绿色工业产业集群。提高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确保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实施绿色循环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力争每个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提档升级改造和延链补链,力争有色金属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业,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达4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区域总部经济。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培育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以“1+N”综合开发模式持续推进“三江”流域大型水电项目建设,全面清理整合小型水电开发,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坚持能源开发和送出通道同步建设,力争再落地一批输配工程项目,实现能源生产和输配相匹配。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国家级氢能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钒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铅酸蓄电池等储能产业,推动“水风光氢储”一体化,建成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培育千亿级文旅服务产业集群。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共生,着力提升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运营能力,打造集山地高原旅游、高峡平湖观光、阳光温泉康养、农业乡村体验、生态美食品尝、红色文化教育、民族风情文化体验等多元旅游业态为一体,“农文旅休康娱”相融合,精品景区景点串点成线的文旅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民族地区文旅强州。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新创建一批国家5A级、高A级景区,推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发扬红色基因,保护修复红军长征过凉山重要红色遗址和革命文物,高标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厚植城市文化底蕴,保护修复古南方丝绸之路、古镇古村古寨等遗址遗迹,加快建设博物馆群落。深度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非遗传习基地,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守护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建成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巩固提升凉山美誉度及影响力。加快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推出更多旅游产品。持续推动四大支柱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四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有条件的县(市)打造省级服务业强县和服务业集聚区,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03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