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持续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坚持“巴城—中心镇—特色小镇—农村新型社区”一体发展,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优化产业、人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布局,基本形成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启动城镇开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和动态维护,完成城市设计、道路交通、消防、给排水、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推广“乡村(社区)规划师”,力争完成5个片区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4个片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全力推进城乡建设。持续疏解老城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区级机关集中办公。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启动吊桥街—状元桥片区城中村改造,改造老旧小区45个。持续推进市政设施补短行动,启动南坝滨河路建设,完成南池东路、广福下街等道路整治。提升改造城西农贸市场、江北农贸市场、状元桥农贸市场,选址建设城区活禽定点交易屠宰市场。启动莲山湖湿地公园规划。新建南池艺术广场至南龛山步道,贯通巴城南北中轴线。启动实施巴河巴城段和张家河生态修复,启动南龛—西龛环山堰规划,完成回风片区环山堰(一期)工程,实施城市内涝整治工程。推进重点集镇建设,突出集镇产业特色、人文底蕴、生态禀赋,打造天马山、化成等四个中心集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持续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城市环境大提升行动,大力整治扬尘污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环境等突出问题。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探索实行“非接触式执法”,全面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和收集设施全覆盖。加强物业服务管理,推行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管理模式。严格保护古树名木,严禁违规迁移砍伐城市树木。培育培优建筑企业,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释放创新发展活力
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改革试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资金分配与绩效结果挂钩机制。抓好财税管理体制和国有土地管理改革,强化财税征管,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改革,有序推进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发行绿色债券。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抓好国资监管企业改革,推行区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试点,加快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深入推进闲置国有资产产权办理,盘活资源资产,力争监管企业总资产超过2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3.5亿元,打造AA主体信用企业1家。
深化投资促进行动。紧紧围绕“投资促进提升年”安排部署,压紧压实招商责任,充实招商工作力量,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扎实开展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健全工作机制,组建招商引资谈判和合同审查、政策兑现专班,严明招引奖惩措施,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全年招引项目与“1+1”产业布局的匹配度不低于70%,落地招引项目40个以上,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引进行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不低于2个。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服务事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面推行“一次办、一网办、马上办”和非工作日、非工作时间错时预约服务,坚决惩治“吃拿卡要”和“中梗阻”现象,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弘扬“店小二”精神,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变“等人上门”为“主动上门”。逗硬落实安商惠商护商政策,助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释放创新驱动活力。以“五大创新创建”为引领,做好天府科技云服务工作,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计划,鼓励企业与国内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级科普基地1家,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项。实施“百千万引才工程”,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0名以上。
六、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绿色发展优势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自查发现问题整改。扎实开展道路扬尘污染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等专项行动,坚决守住“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金字招牌。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行动,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城乡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成效,不断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加强农用地、建设用地、企业用地土壤风险管控,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力抓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加快生态资源价值转换。认真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争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省水权和水价改革试点,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实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能力。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全面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逐步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深入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新建充电站10座以上、充电桩700个以上。落实公共机构禁塑、减废、节电、节水措施,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建立低碳示范单位5个。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