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增强区域发展动能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近融入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接续推动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项目落地见效。与天府新区合作发展总部经济。鼓励代工、贴牌等模式,构建“研发销售在成渝、生产加工在巴中”的发展格局。与浙江金华、哈工大等友城和高校深化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劳务协作取得新成效。提升重大平台活动质效,办好“四节一论坛”,凸显实效性、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巴中产”“巴中造”进入成渝西等大中城市商圈、批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五大创新创建”为引领,争取国省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布局巴中。启动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院士专家康养院、创新园和试验田,加快建设秦巴山区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巴中分中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不低于15%。整合资源建强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
精准实施沿链招商。全面落实“投资促进提升年”部署,围绕全市“1+3”和县(区)“1+1”,突出龙头招引、沿链对接、集群打造,切实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量。充实驻外招商力量,发挥驻外机构前哨作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市级部门每季度更新一次行业信息和目标企业推荐清单,县(区)主要负责人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2次,市政府驻外机构协助县(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5个,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分别落地投资额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至少2个,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文旅新区分别落地投资额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至少2个,且与“1+1”产业布局匹配度、园区落地率均不低于70%。
全力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出台创建措施,全力缩小指标差距,确保进入省级培育名单。启动实施新一轮扩区调位,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等园区纳入巴中经开区管理和统计范围,不断扩大巴中经开区的战略纵深。统筹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启动建设金华-巴中-自贡工业协作示范园。突破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台促进外贸发展政策措施,引进产业项目15个以上、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全年利用外资1亿元以上,落地总部企业1~2户。加快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推动文旅新区建设全面开局。围绕“一区两地”发展定位,细化“135”阶段目标。扎实开展提质增效行动,巩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完善经济区与行政区既紧密联系又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深化建设推进机制,实行市县放权赋能、工作联动。推动产业策划、概念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落地,编制文旅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实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和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加快建设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燕子岩索道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美食和购物街区,编制储备一批品牌酒店、精品民宿、大型游乐、生态康养等项目,并积极招大引强。
(七)提高发展绿色指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大力实施臭氧污染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完善城乡污水处理管网,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市县乡三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开展净土减废行动,完成重点企业、园区土壤环境风险排查。坚持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行动。有序推动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项目,完成营造林16万亩。
加快生态资源转化变现。出台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资产开发经营服务和交易平台,促进森林、水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符合巴中实际的GEP核算体系。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能力。推进建立渠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控“两高”项目,命名一批绿色示范工厂、企业、园区。开展风能、光伏、生物质能、抽水蓄能开发前期工作。严密监测、全面禁止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实施公共交通车辆新能源替代行动,新能源汽车在市、县(区)公共领域占比不低于25%。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计划,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15万平方米以上。落实公共机构禁塑、减废、节电、节水措施,完成市级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一网协同”工程,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
(八)保障社会民生事业
牢牢兜住基本民生。保障民生投入,办好省市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十百千就业增收工程”,开展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全省试点,促进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创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建成巴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引入驻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以上。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抓好职业(企业)年金制度落实,做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基础工作,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8%左右。建立健全医保信用和执法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命钱”“救命钱”。积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新增婴幼儿“托位”1000个。筹建区域性儿童福利院1个,建成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0个、养老服务机构5所、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6个。实施智力、精神、肢体等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抓好困难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慈善助学400人、爱心康复200人。全面启动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推广建设标准化社区菜店20家,构建社区商业“一刻钟便民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