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导向,聚力打造“五个城市”,塑造“一心三城九镇”城市格局,构建“133”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开启金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高质量建设“成东中心、公园水城”而不懈奋斗!
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经济总量迈上700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8%;城市能级位势更加凸显,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13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经济发展质效全面提升。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成都东部开放门户功能全面增强,立体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高效协同的城乡发展格局更加优化,撤县设区工作加快推进。
公园水城更加宜居。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5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保持在88%以上;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构建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质愈加鲜明。
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传统文化、本土特色文化传承弘扬,文体事业、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城市人文底蕴不断彰显。
市民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优质均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建成;就业更充分更有质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共同富裕基础更加扎实。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社区活力进一步激发;依法治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
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坚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在壮大现代产业上争当标杆。坚决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项目招引促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创新驱动、高端高质的“133”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在促进乡村振兴上争当标杆。聚力县域空间格局优化、经济地理重塑、城乡互动融合,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丘区特质、金堂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赋能,在建设公园城市上争当标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优化城市形态布局、生态系统和环境品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外向拓展,在深化合作共赢上争当标杆。立足成渝、放眼全国、胸怀世界,着力构建以开放为内核的体制机制、功能平台,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步伐,实现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以人为本,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争当标杆。树牢宗旨意识、走好群众路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抬底部、促公平、提质量,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六是坚持安全发展、靶向施策,在推进城市治理上争当标杆。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构建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让城市更和谐、更智慧、更美好。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成东中心、公园水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以上和8.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持续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坚持“抓项目”工作思路不动摇,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更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强化全民招商理念,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聚焦主导产业龙头项目、配套项目、补链强链关键项目,以及功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投资性公司,实施链主招商、以商招商、专家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引领性项目。突出把好项目准入关、质量关和效益关,算好资源要素账、投入产出账、安全环保账,运用“补改投”等方式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支持,推动企业“来则可投、投则见效”。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9个以上,注册率达到80%以上,实际到位内资81亿元以上,外商投资实际到位5亿元以上。更实责任加快项目建设。用好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和“周督查、月调度、季盘点”工作机制,把责任细化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对重点项目实行部门帮包、专员推进、全生命周期服务,对重大事项实行部门联动、提级办理、顶格协调,对资源保障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营造“人人参与项目工作、人人支持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7个以上、政府性工程建设项目200个以上,分别完成年度投资110亿元以上和100亿元以上。更大力度强化要素供给。狠抓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快整治提升低效闲置用地,保障土地资源优先向大项目、好项目精准供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进一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全力争取各类债券发行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丰富并放大金融助力实体效应。大力保障项目用电、用气需求,加快城金110千伏变电站、兴淮燃气复线建设和杨柳110千伏变电站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