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重庆市)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三)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五个振兴”总要求,分层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实施“千年良田”工程和种业振兴行动,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坚决稳住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争取国家储备粮基地建设。做强现代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粮猪菜保供产业、提质增效柚竹渔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农业“五朵金花”,讲好“五子登科”故事,推动接二连三、农文旅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升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导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四)围绕“旅游+”“+旅游”,在推进旅游产业化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产业聚气,产业为城市立基的发展思路,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坚持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做靓双桂湖、万石耕春、双桂堂、滑石寨和赤牛城等城市旅游名片,大力促进旅游+康养、+生态、+工业、+商贸、+农业、+文体等新业态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创建百里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注重山水田园风光、历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打造城市主题公园,扮靓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合理使用稻田资源,建设城周彩色森林带、城市慢道绿道,实现城景互动、景城融合、移步换景,把城市建成旅游的名片。不断丰富商业业态,培育新场景新消费,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企业,把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变成旅游优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和现代文化产业,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五)围绕打造践行“两山”理念新范例,在积极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围绕“绿色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定位,坚持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加强明月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打好有机融合发展牌,探索生态优先新路子、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不断深化川渝东北毗邻区县合作,共同谋划推进项目建设、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和公共服务便利化,共同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六)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上展现新作为

  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成川渝东北最具活力的发展前沿和开放高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开放格局。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建成梁平至开江、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力争开工梁平至西沱高速公路、梁平至忠县新生港铁路和通用航空物流园,加快梁平至两江新区、梁平至新生港快速物流通道和长垫梁货运铁路前期工作,着力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建设川渝东北区域性物流枢纽,联动川渝毗邻区县协同发展,积极推进璧山•梁平协同发展,共建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优化营商环境。对照全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七)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上展现新作为

  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龙溪河、普里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大气和噪声污染,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让梁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深入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实施生态廊道建设,构建“两屏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拓展生态容量,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八)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人民情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有效保障基本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解决好群众合理住房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把“一老一小”的事情办好。稳步发展社会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资源布局,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三医”联动,提升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完成医保关键领域的改革任务。完善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落实“路长制”,强化农村道路建管并重。建成龙象寺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构建多源互补、集约高效的水资源供应体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51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