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习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1日)

  (二)加快城市更新行动,展现宜居宜业新形象。抢抓“仁习赤黔边城市带”建设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实施城市建设提升行动。统筹老城区升级和新城区同步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着力构建“一心两轴六组团”(25)城市空间格局,力争城市化率达到45%。完成羊九、马临等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推动湘江西路、基建仓、猴子湾等片区改造,加快推进杉王大道中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冷冻厂、双垭子片区棚户区改造610户,有序推进同民安置房、土城方家坝安置房、习酒新寨安置房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妥处置问题楼盘、问题房开。积极争取启动县城至习酒快速通道建设。实施城市配套提升行动。推进市政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县城智慧停车场建设,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开展房地产项目幼儿园、养老、物业等配套设施清理移交。规范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后续管护。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根。常态化开展违规搭建加装、占用公共空间、违规收费等监管整治。强力推进“六网”建设(26),新增(改造)城镇供水管网8公里、雨水管网2公里、污水管网4.5公里、燃气管网10公里。实施城市经济提升行动。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有序改造和培育一批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网红打卡地,做强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商务服务、夜间经济等消费集聚区,提质发展住房、汽车、家居及文娱等服务经济,力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聚焦白酒、能矿、农特产品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电商主体,推动新零售新业态融合发展。

  (三)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美丽画卷。守牢粮食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突出抓好源头防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坝区、林区、山区资源,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种植油菜12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完成粮食产量25万吨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探索山地小型机械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做优农特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5+”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出栏生猪84.5万头、肉牛6.8万头、麻羊28万只、家禽250万羽。订单种植有机高粱20万亩,种植蔬菜30万亩,种植烤烟1.15万亩(2.3万担)。以双龙、仙源、大坡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方竹笋、菌类、古树茶等林特产业。加快建设省内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支持深加工企业拓展市场,带动牛羊产业扩群增量,新增“三品一标”(27)品牌2个以上,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2%以上。推动产业融合。全面推行种养循环,加强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力争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5%以上。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加大农产品烘干储藏、冷链物流、信息化等建设投入,建成投用17万吨便民红粱仓储项目。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深挖农耕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田园休闲观光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全域旅游新品质。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构建“场景+住宿+业态”旅游生态圈,加快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完善旅游设施。围绕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遵义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目标,按照“四区”布局,优化调整《习水县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土城极目银河元宇宙、县城四星级酒店等项目落地建设,扎实抓好文旅项目招商,推动赤水河红军大桥新型服务区、寨坝文旅综合体新业态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民宿2家、特色酒庄1家。丰富业态引流。按5A景区标准编制打造土城景区,依托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和土城古镇,推进“四渡赤水”数字场景建设,提档土城酱酒文化体验一条街等业态产品,打造西南地区知名红色培训基地。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动文旅、酒旅、康旅、农旅、体旅等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一批酱酒主题、康养主题的“住宿+场景”新业态,推出一批特色文创产品。坚持旅游引领消费复苏,全力抓好文体旅活动和宣传推介,持续提升“绿洲红城·醉美习水”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实现接待游客13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8亿元以上。提升服务品质。深入实施“六心行动”(28),围绕A级景区补齐吃、住、行、游、购、娱、体、医等功能配套,完善咨询服务、智慧导览、智慧停车、新能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坚持规划引领,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提升“3+1”保障水平,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筑牢防止返贫底线。深入推进重点村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增加脱贫人口收入。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央企定点帮扶。力争向上争取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帮扶、中石油定点帮扶等资金2亿元以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29),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推广运用“一图一表一说明”,分类推进生态型、产业型、传统村落型、民族文化型、旅游型等特色村寨建设,实施隆兴淋滩村、良村吼滩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桃林至大水、大石至官店、草莲坝至二郎等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双龙金桥水库至二里兴隆集镇供水管道和高位水厂规划建设。强化农村住房风貌管控,严厉整治农村乱搭乱建现象。完善村庄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数字乡村、综合服务等配套设施。启动农村道路生态错车道建设。持续开展清洁村庄行动,精准推进改厕、改圈,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治理。强化乡村社会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健全完善基层红白理事会,规范制定村规民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整治滥办酒席、厚葬薄养、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纵深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扎实开展以“法律七进”为载体的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抓好未成年普法工作。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30),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治理机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5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