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1日)

  聚焦服务要素,抓好供给配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大力实施“六心行动”,打造旅游服务金字招牌。用好“村超”“村BA”现象级IP,加快推动游客集散中心、深山非遗集市、乡村特产大集市建设,培育农文旅体商等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寻味美食去旅行”品牌项目。加强旅游景区绿道、骑行道、旅游公路、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自驾车服务设施。优化完善景区标识标牌。巩固提升景区直通车线路,强化客运站场与景区景点互联互通,把全州各景区“串珠成链”,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推广“小车小团”交旅融合模式。推进景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消防本质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持续打造“生态山居”精品民宿产业带,积极争创国家甲级民宿。推动科技数字赋能旅游,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场景。开展酒店增星、服务创优工作,支持剑河仰阿莎国际酒店、丹寨万达锦华酒店创建五星级酒店,培育行业文明旅游工作标杆,提高游客满意度。组建州级旅游运营集团,支持镇远、西江和肇兴景区共同组建跨区域运营文旅企业。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破除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深入落实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围绕玻璃、钡盐、酸汤、蓝莓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提升研发能力。加快推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继续推进企业与州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杂交水稻育种、碳基材料等行业先进水平研发机构。着力培育和引进科技人才,推动产业引才、企业引才、平台引才、以才引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0家以上,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9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成熟一家、推进一家”思路,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在人事、财政、薪酬、审批、考核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好人好马进园区”,进一步激发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活力。以合作共建、托管建设、“飞地园区”等模式,推动在创业奖补、对接服务、利益分配等政策上创新突破。统筹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推进“租改股利益联结试点”和“家庭经营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试点”,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积极探索水网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集体林权制度、水价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狠抓省2024年“桥头堡”工作要点40条措施落实,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聚焦产业培育、园区配套设施、文旅产业融合等重点,提升与大湾区产业互补、市场融合、资源共享、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水平,深化粤黔产业协作,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注重突出核心区建设,全力保障“桥头堡”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政策落实、示范试点快速见效。加强与大湾区地方政府及部门间的沟通交流,继续强化党政干部挂职、专业技术人才互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纵深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强化与大湾区商协会、企业、科研机构、优质教育资源、医疗等对接联动。大力实施外贸倍增行动计划、外贸产业培育行动,积极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充分发挥凯里海关外贸“助推器”作用,不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黔东南陆港与大湾区、北部湾等城市沿海港口深化合作,多式联运,实现保税仓储和进口直营有效衔接,降低外贸企业物流成本。

  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大改善和产业大招商行动。立足优势资源,聚焦主导产业,细化各项招商政策,运用好“一图三清单”,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商协会作用,依托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全球贵商大会、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招商活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等,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班招商、驻点招商、上门招商,提高招商项目对接率和成功率,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推动产业的大发展。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确保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9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55%以上,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6%左右。启动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和助企纾困活动,强化招商项目落地“全流程”跟踪服务,大力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充分发扬黔东南热情好客的好传统,实施“贵人服务”黔东南品牌提升工程,建设全省营商环境提升示范点,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推动更多大湾区城市与黔东南州政务服务事项全域“跨省通办”。

  (六)坚定不移厚植生态优势,建设美丽黔东南。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化美丽中国建设黔东南实践,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列作示范。

  着力守护“生态之州”品牌。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五场战役”,加快补齐城乡生态环保设施短板,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96公里。加强工业固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规范化常态化,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等整改落实。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大美丽河湖创建力度,完成河道治理500公里以上,确保水环境质量排名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前列。持续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绿化美化,完成营造林30万亩、石漠化治理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0平方公里以上。支持施秉县、台江县、镇远县等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1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