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固增势、提质效、补短板、守底线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导向,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谋划好事关长远、关乎根本的发展大事,又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眼前小事,努力让毕节人民的日子更有奔头、生活更有劲头。二是始终把“六个有利于”作为高质量发展评判标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锚定“四个做示范”工作目标,推动质量总量同步提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牢牢守好安全底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三是始终把“跳起来摘桃子”作为后发赶超的共识。破除服输观念、克服躺平思想,增强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用好发展机遇、抓住有利条件,把目标定得高一些、把功夫下得深一些,奋力起跳、加快追赶,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四是始终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具体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守牢底线、争取主动、提升质效。五是始终把提升执行力落实力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对照“六型干部”,坚持“实”字为要、“干”字当头,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示范区建设“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
围绕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牢抓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厘清产业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富矿精开”,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固化产业链图,动态完善“三清单”。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把工业主导产业布局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好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抢抓产业风口期,深挖资源优势,提速煤电建设。建成试运转煤矿10处,开工建设露天煤矿3处,完成煤炭产量7300万吨、力争达7500万吨,供应电煤4000万吨。加快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威赫电厂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电投毕节千亿级综合能源基地、抽水蓄能等项目前期工作。改造升级现役煤电机组。坚持“水火风光”并举,发电570亿千瓦时。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抓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完成产量2600万立方米、力争突破3000万立方米。保持卷烟稳定增长,推动酱香白酒金沙产区高质量发展,优质烟酒产业实现产值95亿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紧盯“头号工程”,高效服务、强力推动织金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落地,推进织金聚乙醇酸和磷矿采选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重点化工企业释放产能。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15个,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50万千瓦。加快构建上中下游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层次鲜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转型提质、数据要素价值开发利用,拓展深化“数实融合”,数字经济占比达36%左右。培育发展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10%。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力优势为依托,以扩大就业为出发点,加快发展以七星关、黔西、纳雍为重点的轻纺服装产业,围绕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生产等补链延链,推动轻纺工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以大方、纳雍、威宁为主导,七星关、织金、赫章为重点的生态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围绕建成黔滇川结合部区域性重要商贸物流中心,高质量编制实施《毕节市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毕节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开工建设毕节国际陆港、省级30万吨粮油储备库等重大项目。力争培育1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整合组建一批大型现代物流集团和骨干物流企业,A级物流企业达6户以上。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120亿元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下降到16%左右。加快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大方、金沙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常态化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以精准的政策引领、优质的金融服务,奋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激活新动能,现代服务业补齐短板成为新支撑!
(二)扎实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聚焦建设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强市,抓实“底线任务”,守好“三农”基本盘,努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做示范。
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坚持抓早抓常,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省下达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深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完成粮食增储任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3%。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3+1”保障问题动态清零。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推动脱贫人口家庭收入持续增长。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突出市场引领,加快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盘活。
着力壮大乡村产业。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八大特色产业”综合产值增长5%左右。推进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突出肉牛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收购烟叶123万担以上。加快建设育种科技创新中心,育成省级以上审定(登记、认定)优良品种10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支持金沙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快提升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增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1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5个以上,擦亮“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