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市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建成投运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数量不多,新的支柱型财源尚未形成,债务偿付压力较大,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不足,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制约依然明显,科技成果转化还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均衡供给仍有较大差距;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领域还有不少隐患,防风险保安全压力较大;部分干部格局视野、能力作风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党风廉政建设也还需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出成效出经验的突破之年,也是市委确定的“大抓落实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市委总体发展战略,鲜明担当实干、大抓落实导向,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共富、保安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攀枝花新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6.5%、力争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7.5%、力争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6%、力争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9%、力争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5.5%、力争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7%、力争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确保增长6%、力争8%;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乘势而进
——健全共富机制,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抢抓国家层面支持推进共同富裕的机遇和省级支持,探索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农民工市民化”等专项改革,形成一批可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的特色经验做法。聚焦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一区多园”建设模式,研究制定支持西区振兴发展、与全市同步共富的专项政策措施,实施强镇带弱乡、强村带弱村行动。聚焦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健全工会进村、企村联建、社村共建机制,加快打造农村创富共同体,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乡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聚焦缩小收入差距,健全动态精准“消底”工作机制,探索推进“扩中提低”,强化就业增收和创业帮扶,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情况,推动年收入9万—10万元家庭尽快迈入中等收入群体,力争全市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到48.5%。
——强化共富思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钒钛产业联盟为平台推动科技攻关和产业链协作,政产学研用协同筹建天府战略新材料(钒钛)实验室,大力支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钒钛高新区冲刺百强高新区。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三强计划”,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阶梯式培育,聚力构建“试验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应用”全链条钒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户,高新技术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750亿元、增长7%以上。大力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整合资源启动规划建设一所高水平高职院校,争取省政府支持优化攀枝花学院保障体制,推动校企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协同创新载体,构建“1+6”公共实训基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兴攀战略,开展先进钒钛钢铁材料和清洁能源人力资源支持综合试点,健全以人才实际贡献为依据的分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用好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加强科技攻关团队引育留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系统构建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
——提升共富实效,全面推进民生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倾斜性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教室宿舍配置空调进程,建好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面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力争落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强化既有房屋建筑C、D级危房整治,新(改)建462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扎实做好“一老一小”试点示范,加快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发展银发经济,全方位建设友好生育环境城市。打造“慈善花城”品牌。开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支持三线建设博物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全面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完成好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
(二)坚持以进促稳,推动经济稳健增长
——突出需求导向稳企业。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税费减免等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兑现激励、奖补政策,强化供地、供水、供电、供气保障,完善环保、安全、公共服务等园区配套设施,优化原材料供给生态,保障资源就地转化。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大排查,实行“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服务承诺制,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强力整治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