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做优科技金融服务,探索设立1支天使基金,积极推广“科创人才贷”等创新融资工具,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服贷投科创金融生态系统”。做大优秀创新人才规模,实施“东骄英才”创新驱动引领等六大人才工程,探索荐才白名单制度,开展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力争实现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试运营,全年引进创新领军人才10名以上、高精尖缺人才100名以上。
(三)抓引育、拓圈链、提能级,集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把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更高水平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更大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远眼光布局培育产业新领域,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制造强区。坚持把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作为实体经济的“一号工程”,培优育强都市工业“1+2+N”产业体系[17],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推动千亿级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壮大、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以西南油气田、川庆钻探为龙头引领的传统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依托智慧油服产业基地引进产业链及配套企业50家,力促航电微能源智慧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西南油总部项目年内交付。推动人工智能、数字通信两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延链强链,力促6个先进制造业重大及高能级项目尽快落地,加快7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和3个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实现60余家企业“工业上楼”,新增“专精特新”企业7家以上。推动特色产业加快集聚、蓬勃发展,依托四川检验检测科技园等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广东金域医学检验西南总部基地、硕特科技污水处理装备制造及应用服务基地,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彰显度、带动力。
扎实推进服务业兴区。坚持把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构建完善现代服务业“2+3”产业体系[18],力争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商业企业6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4%以上,争创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力推动科技服务、新兴金融两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用好“君华汇”等平台资源、吸引私募机构入驻5家以上,力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达39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大力推动现代商贸、文化创意、都市旅游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培育壮大时尚消费、城际商贸等现代商贸业态,投运101文创产业园、西部影视产业园等5个文创园区,力促成都熊猫海洋世界等12个重大文旅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力争现代商贸产业增加值、文创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分别达100亿元、157亿元、395亿元。
优化提升经济形态。坚持把总部经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着力重点,实施总部企业精准招引,建立总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健全总部经济绩效考评体系,加快推进科大讯飞“读写科技”全国总部、地卫二空间技术全球总部等重大项目,力争市区两级总部企业突破60家。坚持把楼宇经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统筹实施甲级楼宇创建、专业楼宇集聚、亿元楼宇培育计划,深入开展楼宇企业属地注册攻坚行动,加大闲置和低效楼宇盘活力度,做好楼宇载体二次招商,力争全区楼宇面积突破800万平方米,新增等级楼宇、专业特色楼宇3栋以上,楼宇产业集聚度达到60%以上。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增量,加强千兆光网、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和融合应用,新建5G基站200个,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上云用数赋智”等行动,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个,新增“上云”企业1900家以上。
(四)抓改革、扩开放、优环境,持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营商环境要竞争力,深入实施“两降两优两提”[19]计划,着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积蓄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
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努力在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等10个方面攻坚突破,探索成立区属社事投公司,力促区属国有企业营收突破120亿元、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自持物业达到46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拓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积极推行租赁、弹性年期出让和使用标准厂房的差异化供地方式,实现省级以上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
全方位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发挥“双枢纽、双门户”[20]优势,主动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持续加强与重庆大渡口区、德阳市旌阳区等区县务实合作,积极与资阳市乐至县共建合作园区。扎实推进成华蒲江结对联动发展,携手共建成蒲中德产业新城智造基地、田园生态商务区,建立成华蒲江企业发展联盟,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努力为全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成华力量。
持续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加快存量企业培优育强,实施“上市企业递增”“四上企业递增”“新办涉税经营主体递增”攻坚行动,完善“年度净增数”“实际贡献度”考核机制和责任体系,力促宏明电子、焊研泰科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力争新增天府股交中心(四板市场)挂牌企业20家以上,“四上”企业新增84家,新办涉税经营主体净增1.8万家以上。紧盯优质企业招大引强,优化招商引智体制机制,深入开展招商引智攻坚行动,创新探索存量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引模式,用好毅达兴华、张科垚坤等产业基金深化资本招商,力争引进承诺5年内实现主要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不少于5个,签约落地重大和高能级项目25个以上,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195亿元。
着力打响“赢在成华”营商品牌。坚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高标准实施营商环境6.0政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破除影响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制约,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财政奖补等方面做到机会均等。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坚持“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开展“三进三送”[21]亲商助企行动,健全重点样本企业分级分类精准服务机制,做优“12345”亲清在线品牌,探索重点事项领域“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模式,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精准精细优化政策供给,开展政策、企业“双画像”,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评估办法,优化申报流程和兑付程序,建立“惠企政策专员”制度,开设“政策直播间”,推动更多政策“免申即享”。高质高效推动智慧赋能,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努力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