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以项目大突破,推动投资大跃升,实现汉台大发展。
抢抓机遇谋项目。建立健全部门、镇(街道)“全员谋项目争资金”制度,围绕重大产业、重要领域、重点企业,紧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领域,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带动社会资本、民间投资稳步跟进,确保2023年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达200亿元以上,力争民间投资增速不低于15%,产业投资占比达60%以上。
精准施策抓项目。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周例会、月调度机制,聚焦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切实做到研判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及时、跟踪督办及时,助推低碳新型建材循环利用示范园、拾光里商业综合体等76个项目加快建设,力促仁乡源食品生产线、飞机发动机叶片热处理及工装生产等84个项目尽快投用。
强化保障促项目。认真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要求,实施重大项目“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实现“落笔即落地、签约即开工”。加大征地拆迁和土地收储力度,充分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发挥“政银企”联席会议机制和“天汉金融服务团”作用,以融资需求为导向,积极促进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灵活运用金融产品,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三)实施招商引资突破行动。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突破年活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促进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全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更新招商理念。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的重中之重,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抓、协同推进、专人专班、跟踪服务机制,紧扣新高大精群抢“六字诀”,善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推进一盘棋招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财政支持,努力构建全员上阵、整体联动、精准对接、高效服务的“大招商”工作格局。
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前端抓线索机遇、中端抓项目活动、后端抓服务落地,紧盯国家战略支持、省市产业布局,围绕城市经济、数字经济、都市农业等发展方向,突出装备制造、循环经济、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深入推进“三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构建14条重点产业链招商体系,力争每条产业链有2个以上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提高招商质量。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以丝博会、陕粤港澳等省市投促活动为契机,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行业龙头、独角兽企业为目标,着力招引一批效益高、关联性强、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实现“引进一个、招来一批、带动一片”的磁极效应,力争全年招引项目150个,总投资达330亿元。
(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积极构建公平、稳定、普惠、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大格局,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完善“一体化”政务协同体系,优化“一窗两端三级”政务服务,实行“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表合一、一表申请”,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和“跨区通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力争新培育市场主体突破1万户。
打造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探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包容审慎监管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对妨碍、破坏企业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露头就打、依法严惩。
打造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明确政商交往“正当行为”和“负面清单”,鼓励支持党员干部与企业正当交往。深入开展“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活动,更新完善惠企政策“工具箱”,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建立健全诉求有道、解决有效、督办有力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五)实施改革创新赋能行动。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激发新动能、厚植新优势、释放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医药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有序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确保政策平稳过渡。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建立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加快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深化“人事、薪酬、绩效”三项制度改革,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切实破解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制约,助力企业科技创业、技术创新、协同提升、集聚发展,全年培育9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高新技术企业。巩固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成果,用好秦创原等科技驱动平台,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充分发挥汉台区现代循环产业研究院作用,举办第一届最美乡村设计大赛,促进“政产学研用”更好服务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