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30日)

  要抓总部集聚。加快建设优然牧业总部基地和国家北方能源、国电投、中石化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等区域总部基地,推动中石油天然气、正泰集团、三峡集团、东方电气等区域总部项目落地,发挥总部企业在产业集聚、消费升级、人才汇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提升首府总部经济的软实力、竞争力、带动力。

  (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要用科技强动力。推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投用,启动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乳业学院,创建国家级乳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航天六院等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创建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实施关键技术攻关40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用好内蒙古科技大市场,培育科技服务机构3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推进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探索“飞地引才”模式,引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00名以上,打造全区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要用改革促活力。继续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落实“定责、定编、定岗、定员、定薪”改革举措,通过“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加快推动企业市场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推进交易主体信用评价国家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强代理机构管理和围标串标乱象治理。做好土地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重大项目集中。承办好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加大国际友城往来,深化人文、经贸等领域交流合作。完善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功能,启动呼和浩特新机场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常态化运行中欧班列,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五)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城市

  要让规划约束“严起来”。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突出城市整体设计,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执行力。不断优化“一主一副”、“一核两翼”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城市立体交通布局,完善提升“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要让基础设施“强起来”。加快新机场航站区、飞行区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建成投用老牛湾通用机场。推动G5901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互通、G6高速与东二环互通等工程建成通车,S43新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主体完工。开工建设S27呼鄂高速、G59呼北高速与G209连接线工程,启动实施呼清高速项目,开展新机场轻轨前期工作。完成三环路、海拉尔大街东西延伸段、巴彦路南北段地上地下收尾工程,建成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新建续建市政道路50条,打通城区“断头路”31条,实施主次干道街面整治28条,改造背街小巷140条。加快金山—武川、鸿盛—武川2条双回线路电力通道建设,实施城区输变电工程31个。全面落实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托清长输再生水管线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引黄入呼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京城一期2号线项目。启动建设新机场污水处理厂、喇嘛营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科技城EOD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公主府污水处理厂技改项目、金桥工业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要让城市环境“优起来”。完成309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毫沁营、西古楼、保全庄、双树等7个棚户区改造。完成139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5.1万户居民室内燃气立管改造。实施34公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改造积水节点34处。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提升工程。新建提升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300个、改造绿化节点1000处,建设城市绿道200公里、大黑河郊野花海7000亩,实施三环路沿线整治及重要节点绿化工程。加快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小黑河门户公园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以上,多措并举完成“保交楼”任务,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要让城市管理“精起来”。深化市容市貌、文明交通、广告牌匾等专项整治,推动无物业小区动态“清零”。推进城市西部区域环境大整治、品质大提升,不搞大拆大建,重点实施细节更新、街巷整治、规范管理等行动。实施城市大脑升级工程,建设智慧城管、智慧交管、智慧燃气、智慧供热、智慧河湖等项目,打造多元化、多场景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新格局。

  (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推动农业基础更加夯实。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优质苜蓿草6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优质苜蓿草自给率达到45%以上。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菜5000亩,新建蔬菜产地保鲜冷藏库12座。推进实施宏福高端设施农业园等项目。深入落实“奶九条”政策,新建续建规模化奶牛牧场10个,新增奶牛6万头以上。

  推动农村发展更有活力。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培育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赏花品果等业态,促进一产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0个,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园各1个。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全面推行农业水价“以电折水”综合改革,引导农民提高有偿用水、节约用水意识。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培育高素质农民1500人以上、青年农牧场主和致富领头雁300人以上、农技推广人才550人以上,选聘科技特派员150人以上。

  推动农村环境更加宜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农村“七配套”建设成果,完成户厕改造1.3万户。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各1个。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乡镇2个、村23个,自治区级示范样板县2个,市级示范样板村60个,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43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