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19日)

  夯实基础强支撑。围绕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保障落地项目投产运营,开工建设南部石化园区C1路、C2路(东西段)和北部工业集中区C10路道路工程,启动园区供热、供水、供气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园区智慧监管平台项目二期、110KV变电站和垃圾转运站,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确保企业进得来、落得下。

  延链扩链建集群。做强油气化工产业,开工建设科元控股天然气深加工、瑞华天然气综合利用及调峰(二期)、氦气储备基地与碳捕集利用、甘肃润庆精细化工4个项目,推动油气资源转化利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开工建设远景庆阳零碳经济产业园、易事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科西奥电梯等6个项目,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数据信息产业,完成“东数西算”产业园二期和启动区9条道路用地征拆,积极参与招引关联企业入驻,配合支持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建成投用中国电信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产城融合”新城。完成“陇电入鲁”陇东换流站用地征拆,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精准招商引龙头。坚持大抓招商引资不动摇,列支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引荐客商、促成项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重奖,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招商的积极性,掀起全民招商新热潮。配强配足城市开发建设、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四个专班工作力量,精心策划论证一批推介项目,瞄准重点领域头部企业、核心企业,编制招商路线图,深入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签约项目10个以上,签约额超过100亿元。实行“领导包抓、专班跟进、全程服务”机制,以最优服务跟进对接意向项目,以最高效率解决签约项目落地难题,推动实现“意向”变“签约”、“签约”变“落地”。

  三、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要抓手,更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壮大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

  守牢稳定脱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农村三类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帮扶,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牢25万亩粮食功能区红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清理腾退苗木7800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9.8万吨以上。全面加强粮食购销、储备、流通能力建设,新建肖金粮食交易市场,新增区级储备粮2000吨、轮换2000吨。

  构建循环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体系。坚持“扩畜、提果、增菜、养菌”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彭原镇农业科技示范镇创建,推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持续扩大生猪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开工建设温泉齐楼1.12万头生猪育肥基地二期工程,增设正大优鲜旗舰店2处。稳定现有果园面积,提质改造老果园1万亩,产量保持在11万吨以上。推动蔬菜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启动运营肖金年产1500万株育苗中心,建成百亩露地蔬菜示范点8个、百亩设施蔬菜基地2个,全区瓜菜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启动黑木耳优质菌种选育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建成生产示范大棚220座,全区食用菌产量达到2000万棒以上。

  推动乡村建设和风貌提升齐头并进。坚持规划引领,完成39个村庄规划编制,规范乡村建设行为,强化村庄风貌管控,打造“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的美丽田园乡村。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农电线路600公里,敷设改造供水管网150公里,提升巩固安全住房70户。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装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处,完成户厕改造5756户,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7个。加快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建设,配套完善供排水、用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打造布局科学合理、建筑错落有致的新型农村社区,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四、坚持以加快消费升级为着力重点,更高质量繁荣商贸经济

  充分挖掘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消费集群,丰富消费业态,扩大消费规模,持续提升城市文化知名度和消费吸引力,全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新建文化健身广场2处,方便群众就近开展健身活动。鼓励创排文艺作品,高质量举办社火、广场舞和“千台大戏送农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启动实施南佐遗址分体式保护大棚建设项目,全力保障遗址开发利用工作顺利推进。大力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办好第18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节会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节会,开展大型推介活动10场次,扩大民俗文化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推进陇东风情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展旅游食宿星级评定,设立城区旅游集散中心,依托龙栖谷、凤凰塬舍、陇东滑雪场、太一农庄、清水沟等景区,打造3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发展民宿、露营、研学等新业态。开发“南佐寻源·天长地久”系列文旅产品,促进香包、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全业态、全链条发展。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消费要素,完善城市商贸布局,大力发展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引导大型商超持续开展让利促销活动,活跃特色餐饮、康养健身、休闲娱乐、购物体验等消费市场。加快推动复商复市,盘活东城新街、圣鼎国际步行街、华兴美食城等商业街区,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户。积极推广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电商新模式,提高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创产品知名度,支持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冷链仓储物流园,打造区域性分拨、仓储、配送物流中心,引导城区零散物流仓储企业“退城入园”,实现规模化、集聚化、链条化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1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