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四权”改革:指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改革。
18.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
19.四个全面: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0.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21.三化三转变:根据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同志调研灵武指示精神,灵武市提出实现“生产精细化、产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推动加工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产品从初级向高端转变、产业从前端向全链条转变”的产业发展思路。
22.创新主体培育“四大工程”:指创新型龙头企业助推工程、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工程、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成长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工程。
23.R&D经费投入: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的经费支出。
24.一带一路: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25.“1535”生态经济体系:指打造千亿级产业强市,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区、循环经济核心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西部现代物流集散区、东部产业转移高质量发展承接区“五个区”,做强做大循环经济、绿色食品加工、现代纺织“三大产业”,做优做精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高质高效种养“五个特色产业板块”。
26.现代农业“五大基地”: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草畜产业示范基地、设施林果产业基地、移民增收示范基地。
27.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指重点区域地面道路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垃圾落地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
28.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29.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四项工程”:指实施黄河两岸高标准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四项工程”。
30.两高:指高耗能、高污染。
31.工业“四大改造”:指在工业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实施结构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32.双创: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3.教师“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34.“1+6”基层治理: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见》,把基层治理细化为乡村治理、社区治理、宗教治理、校园治理、企业治理、社团治理六个重点领域,对基层治理进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一体谋划、全面覆盖、政策打包、统筹推进的基层治理“1+6”政策体系。
35.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新探索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社会治理经验。
36.“三百”目标:指100个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储备项目、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7.“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指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38.四争:指向上级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示范。
39.“三新”产业:指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产业。
40.旅游发展“六项工程”:指实施项目、景区提升、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精准营销、公共服务六大工程。
41.三权分置:“三权”指农村土地、山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承包权”归签订承包合同的农民所有,“经营权”归土地流转后负责经营土地的人所有。
42.七个一批:指产业吸纳就业一批、工业园区就业一批、帮扶车间就近吸纳一批、综合市场和商业街创业一批、转移输出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培训提升一批。
43.五项管理: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
44.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5.三无三好乡镇(街道)、村(居):指无越级上访、无行政诉讼、无刑事案件,基层治理作用好、平安建设效果好、法治保障服务好的乡镇(街道)、村(居)。
46.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47.灵盾工程:指以综治信息化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突出问题治理,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力争实现社会治理手段更加先进,社会治理基础更加扎实,社会治理机制更加完善,社会服务水平更加提升,铸就维护灵武社会稳定的平安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