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启动工业领域5G专网建设,推进城乡同网同速,加快重点区域、工业园区“双千兆”网络深度覆盖。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加快培育引进元宇宙创新企业,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实施“四上”企业数字化改造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沃尔核材新材料数字产业园,支持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生产线智能化升级,鼓励中小企业申报“上云标杆企业”,新增数字应用场景5个以上。
(二)坚持整体联动,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整体协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重点区块引领辐射带动功能,协同推进产城融合和乡村振兴,形成重点带动、区域协调、竞相发展新格局。
加快建设中法生态城。紧紧围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杆,持续做好“三篇文章”。更大力度推进产城融合,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中法生态城若干措施落实,推进设立中法城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提速中法半岛小镇、长江日报文创园、优炫信息安全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成规划建设区征拆清零,确保琴润大道、启动区及中部片区路网全线通车。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示范,规划建设低碳产业园,持续扩大绿色建筑覆盖率,启动建设罗家咀再生水厂,建成8个市级绿色发展示范区项目,推动综合管廊、能源站常态化运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合作,积极争取纳入湖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点状供地等试点政策,谋划建设跨境电商园,设立法国企业中心,大力引入跨国公司、央企区域总部,加强中法交流合作,力争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加快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外资集聚园区和国际合作先行区。
加快建设常福产业城。紧紧围绕打造产值千亿级的常福产业城,加快推进平台势能升级,高标准编制中德国际产业园发展规划,完善支持政策体系,积极打造德国中小企业中心、德国企业科创孵化器、德国企业之家。建强对德合作磋商机制,加强对德经贸交流活动,争取省市支持在德设立离岸创新中心或离岸产业孵化中心,力争招引外资企业10家以上、德资企业3家以上。加快推进功能品质升级,实施常北大街、康湾一街等道路提升和奓山集镇雨污治理工程,提速龙王五期、奓山四期B区和福兴四期建设,实质性启动“常福之心”项目,加快建设常福北商业服务区。依托地铁3号线二期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文岭生活城,引进布局大型商贸综合体,开发建设高档精品商住楼宇,加快建设凤翔岛洲际酒店、花博汇三期等项目,推动产城融合迈出更大步伐。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升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以上,服务普旭、博格华纳三期等外资项目启动建设,推动天成自控、鲜啤三十公里等新引进项目建成运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加快推进中西部街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完善区块功能规划,引入企业开发主体,协同建设“一街一镇、一园一景”,加快打造侏儒山红色农旅小镇、张湾柏林地铁小镇、永安九真文化小镇、索河生态旅游名镇、玉贤国家园艺小镇、消泗国际湿地小镇、桐湖现代农业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激活乡村名优特品、自然风光等生态要素,一体化推进完善配套、丰富产品、创新推介、发展品牌,着力打造后官湖、九真山、沉湖湿地、野生动物王国、中法半岛小镇等亮点景区,提档升级景秀大地、十里莲华等田园综合体,打造蔡甸“湿地花城”,整体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水平。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统筹推进村庄布局和实用性规划实施,新建农村公路30公里,高标准实施一批美丽宜居新城镇项目,加快建设12个村级人居环境补短板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50个,推动经济薄弱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筹建区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平台,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增强引领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着力在企业创新上激发动能,在产业创新上跨界融合,在制度创新上勇于突破,努力把创新驱动“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坚持“抓大、扶小、育新”,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企业5家以上、省级企业10家以上。大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推动博格华纳动力驱动系统(亚太)研发中心、伟巴斯特全球第二研发中心等项目聚才成势,创建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0家以上。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建立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培育区级“瞪羚”企业10家以上,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00家以上。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见苗浇水”培育企业、“放水养鱼”壮大企业、“腾笼换鸟”改造企业、“筑巢引凤”吸引企业,净增市场主体6000户、企业主体2200家、“四上”企业40家,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督导机制,加快推进15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推动格力模具、欧派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开展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强化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亮点区块招商,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不少于60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不断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持续打造创新平台。集聚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构建“1+1+N”科创空间布局,驱动全域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常福产业城先进制造业科创基地,支持大桥局六公司、数码模等3家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锦瑞技术、隆达铝业等5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推动中电光谷、联东U谷等创新平台集聚发展。着力打造中法生态城科技创新示范带,加快建设光控特斯联智慧产业园、中核科创中心、计家台科创园等创新园区,加强与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同济医院科研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5亿元,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持续打造提升一批特色中小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园区,增强城市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