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兴产业能级提升。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落地新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实现集美数智产业园一期投产达效、二期开工建设,着力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3至5家,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园区。推进浙江运达智能风机产业园和清华启迪空气压缩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构建风光储一体产业链。加快荣盛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阳光铝材二期项目建设,抓好商丘铝基储能新材料产业园招商运营,力争5至10家龙头企业、30家链条企业入驻,打造集再生金属回收、精深加工、合金材料研发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推动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北航星空创新园为载体,培育和引进更多数据加工、人工智能企业。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实施100家以上企业上云赋能,推动“全企触网”,拓展“梁园智造”。发挥深兰科技人工智能领域链主地位,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阳光铝材、恒兴铸造、白象面业等35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一体推进五得利、洁士美、普济堂等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改造。
(二)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实现产业倍增新突破。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围绕头部企业、顶尖团队梳理完善产业地图和招商项目清单,强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驻地招商和基金招商,探索“双向飞地”招商新模式,推动与发达地区产业、科创、人才等资源协作共享,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优势互补。推动投资6亿元的荣盛数字经济总部中心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个、5亿元以上项目6个。
拓展项目谋划深度。紧盯国家政策资金投向领域,精准把握时间节点,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关注,千方百计增加实际到位资金量,不断提高项目资金争取成功率。扎实推进重点项目“451工程”,科学谋划储备一批效益明显、引领转型、群众期盼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细化项目谋划包装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实现“一申即中”“投放即开工”。
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强力推进138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424.6亿元。全力保障投资30亿元的创业创新数字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清华启迪压缩空气储能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加快严牌新型过滤材料产业园、洁士美新材料智能研发产业园、鼎兴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等72个新建项目建设进度。实现梁商消防、五洲万汇商品博览城等58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
提升营商环境温度。树牢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力争“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率达到100%。探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大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和“企业服务日”活动,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早餐会”、服务企业“晚茶会”定期会商机制。加快建设“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畅通企业诉求解决渠道,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
(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
做实产业服务中心区。推进“绿轴+智慧岛”双平台建设,加快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商丘市民中心等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引进更多高端商务、现代服务和总部经济项目落地,活跃绿轴核心商务区。将商丘产业服务中心区打造成为在周边省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发展集聚之地、科技创新引领之地、审批服务示范之地、数字经济迸发之地、青年人才圆梦之地。
不断提升枢纽能级。厚植“近铁路、临空港、通水运、公路畅”的交通优势,全力配合京雄商高铁建设、商丘站南站房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商丘机场开工建设,带动周边乡镇融合发展,抢先谋划临空经济区。统筹推进省道211、省道314项目建设,服务和保障商丘中心城区大环线建设,不断提升内联外畅交通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推进投资50亿元的纳瑞国际陆港项目,打造公铁联运平台。发挥医药产业优势,推动江中华杰、国药物流等更快发展,努力打造辐射豫鲁苏皖四省的百亿级医药物流产业基地。依托惠龙易通智能化物流项目,建成集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交易平台。围绕中原车城区域空间和产业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打造品种齐全、多元化交易的现代汽车服务产业基地。
持续巩固商贸地位。充分挖掘主城区商贸业潜力,优化提升中环广场、白云广场、中州世贸等传统商业中心,持续巩固万达、丹尼斯、红星美凯龙等品牌商贸地位,支持培育“868”文创园等消费新场景。争取五洲万汇商品博览城尽快投入运营,规划建设汽车服务产业园区,筹建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推进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形成多层覆盖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市场体系。重点推进梁园市场、凯旋商城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让传统市场焕发新活力。加快融合线上线下消费,组织引导商贸企业参与京东、苏宁等线上平台系列购物活动,加强与抖音等电商合作,积极发展“直播经济”等新型商贸。
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强化大宗商品消费,紧抓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机遇,加快存量房产销售,积极引进优质房企建设高品质住宅小区。培育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不断完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谋划包装黄河故道生态保护项目,抓好生态文旅产业,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组织开展农产品、终端消费品产供销对接活动,协同解决产品滞销、货源组织等堵点问题,促进消费市场供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