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打造三门峡大坝黄河文化产业园。加快三门峡砥柱景区建设,角古东特色文化商业街、沿黄文化展示中心、七里沟滑雪场上半年建成运营,铁路文化公园、中流砥柱研学中心主体建成,对大坝景区、大坝钢桥亮化美化和修复提升,积极引进理念先进、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运营商开展合作,推动由项目建设向市场化运营转变,全力申创4A级乃至5A级景区。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大唐10万千瓦风电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做好七里沟矿区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入库申报工作和樱桃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推进恒河电气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扩大“无废细胞”覆盖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万亩生态梯田、万亩药木园市场化运营,加快中铝七里沟矿区实质性退出,持续做好沿黄露天矿山覆绿修复,打造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等攻坚战,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措施,力争PM10年平均浓度不超过78微克/立方米,PM2.5年平均浓度不超过4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249天,水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保持稳定。
(五)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围绕大安村“一中心、六区域”功能布局,加快科普实践教育基地、禹景航模基地、窑洞民宿、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标杆,带动沿黄李家坡、穴子仓、小安、东坡、马坡、王官、新兴等村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整体提升。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建好1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充分发挥崇农公司平台优势,撬动资本服务“三农”,加快交口乡、磁钟乡千亩蔬菜基地和食用菌产业园、中央厨房、鲜食玉米加工、农资市场等项目建设,打通农业产供销链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以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认证绿色食品3个以上。支持高产特色玉米套种油用牡丹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园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编制完成高庙乡、交口乡、磁钟乡国土空间规划和3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实现村域“多规合一”。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建设PPP一期项目,谋划启动以乡村产业培育为主的二期项目,按照以路串村、一路一特色一风景的思路,以老国道310、省道312、南山大道、省道244、大雷线、三大路六条干线道路串联沿线37个行政村,推动产业基础、村庄道路、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全面提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动产业帮扶提质增效,实施好2023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确保产业类项目投入占比达到60%以上。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促进稳定增收。
(六)全力推动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提振市场信心。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发挥金融支撑保障作用,帮助企业获取普惠小微贷款、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围绕“三大改造”、科技创新、入规纳统、激活消费等领域,研究出台区级扶企助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落实好减税降费、政府采购等惠企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两个片区、三项重点”,聚焦“一区六园”产业链图谱和细分领域,瞄准现代装备制造及储能、大健康和食品加工、商贸、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链方向开展招商引资,争取视爵光旭、金河生物二期等一批项目落地,全年签约超120亿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发挥国资公司、崇农公司等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推动国资国企规范健康发展。交接好开发区社会管理事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落实《湖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加大政策兑现力度,着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争取全域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市辖区前25名。积极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区)。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100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535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2150人以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乡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以上。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8月底前完成滨河小学改扩建工程,加快山前小学寄宿制改造,崖底幼儿园年底前建成投用,上村、梁家渠幼儿园年内开工建设,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加快推进教师公寓建设,为广大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新湖滨区医院、康复养老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公办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等建设,推动乡(街道)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建成湖滨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向群众开放新“两馆”,加快推进村史馆建设,更好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