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扶持提振成长信心。充分结合辖区实际和行业部门工作职责,主动出击、靠前服务,持续发挥“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引资奖励”“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退城(村)入园”等政策机制作用,进一步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活力局面。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对外来企业、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对退城(村)入园、新上项目的本土企业,给予招商引资同等待遇;引导本土民营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并购重组、战略投资等方式参与“双招双引”。全面梳理后备上市企业,制定培育计划,推动辖区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实现上市新突破。
以融资保障提振经营信心。落实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金融惠企举措,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引进金融保险、股权投资、创投风投、担保机构等落地凤泉,提高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紧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融资需求,精准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争取更多的信贷资源向凤泉倾斜。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对接央企、金融机构,实施一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租赁住房、商务楼宇等重点项目,完善“F+EPC+O”等投融资模式,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引导性投资,实现平台公司和产业集群同步壮大。
以优良环境提振入驻信心。立足“国内可比、对标一流、凤泉特色”的目标,聚焦营商环境省级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企业权益保护、执行合同、企业满意度等弱项指标,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用好“专家+政府”模式,搭建营商环境改革任务督办系统,动态跟踪问题整改,切实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建,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整改成效。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免证可办”等措施,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努力做优“凤泉服务”,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凤泉。
(二)强化支撑求实效,全面推动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抓项目落地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实施总投资564亿元的172个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资178亿元。
做实前期。明确项目手续办理时限和开工节点,统筹推进立项可研、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环评安评、融资渠道等要件办理,提升项目谋划成熟度。制定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标准,从产业带动、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建设周期、创新研发、市场前景、入库纳统等多维度做好项目贡献率评估论证,把好前期“准入关”,确保多引大项目,落地好项目。
创新模式。综合运用“发改+财政+土地规划+金融+平台公司+央国企(实力民企)+专业机构”的项目谋划包装模式、“前期资金+PPP+地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银行中长期贷款+后期运营”的项目资金融通模式、“片区开发+重大基础设施”的项目捆绑平衡模式和“现场办公+观摩督导+通报排序+一周一会”的项目联动推进模式等“四种模式”,紧盯项目“六率”,加强投资进度和实物工作量核查督导,确保项目谋划更准、进度更快、效果更好。
加强招引。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专班作用,坚持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全员招商、基金招商,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招商;聚焦产业链链主企业,帮助梳理上下游客户和协作配套企业,厘清关联企业、研发机构、人才团队等招引脉络,强化推介力度,深入开展对口招商;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在外优秀企业家投资家乡、回报故乡;加大总部经济企业引进,强化政策宣传,确保各乡镇(街道)总部经济企业认定数10家以上。用好“再造一个新凤泉”发展联盟,着力引进牵引性项目、代表性企业,导入一流的产业资源,构建“链主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产业梯队,确保“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40个以上、投资规模150亿元以上。
(三)强化工业促转型,全面夯实产业基础
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以“工业经济提质年”活动为抓手,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新乡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突出集群带动,推动主导产业做强。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推进投资10亿元的易成阳光二期、5亿元的新能源商用车整车装配生产及配套充换电站(一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区规模以上新能源电池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营收分别增长15%、12%以上。围绕辖区内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2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
突出转型提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聚焦水泥、建材、铜加工等传统产业,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加快实施总投资60亿元的25个技改项目,推动水泥建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铜加工产业向精深加工和铜基新材料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夯实现代产业体系根基。
突出科技赋能,推动创新发展增效。加快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重点推进投资2亿元的鑫源制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等项目,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0%。
突出载体功能,推动园区品质提升。持续完善“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紧盯“六大要素”,完成工业用地征收645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加快投资2.5亿元的科创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吸引优质项目落户,提升园区经济总量和产业能级,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全市前列。加快推进投资2400万元的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加大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投入,增强园区的资本集聚和人才吸纳能力。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园区集聚”为原则,加快新乡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华电池产业园等七个专业园区落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