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抢抓花湖机场投运等机遇,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组织企业“组团”抢占更多的海外市场订单。

  六是坚持系统观念,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认真落实《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和黄石市流域规划,不断优化完善《大冶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努力走出一条安全底线更加稳固、四化同步更有成效的大冶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市委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以打造“五个示范市” (14)为路径,深入开展“八大行动”,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以更强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一)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步伐。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夯实发展之基,激发县域之能,推动百强之进。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亩产论英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计划新签约项目130个,计划总投资额900亿元,力争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新注册项目105个,实际到位资金600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90亿元。全力推动绿色循环产业园、华鑫精品钢材、华电毛铺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落地开工。推动长城汽车、东贝精密智造、星锐科技、智慧光电等项目投产达效。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300个,新投产项目150个。

  持续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成长工程三年行动”,推进“减免缓退抵”政策落地,真金白银为企业添薪助力。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破解企业用工、用能、用地等问题,真招实策为企业纾困解难。推行“评定分离”改革,支持本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速,力争全年净增“四上”企业200家。上市企业“保一争二”。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推进吾悦广场、邮政电商物流中心等商业项目投产运营。创新举办各类消费展会,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提档升级商贸物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快递进村,加快完善城乡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提高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集散和配送效率。加大现代服务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3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支持东岳路街道、东风路街道、罗家桥街道发展高端商贸业。

  持续加强对上争取。聚焦交通、能源、市政、新基建、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谋深谋实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到国家重点政策、重大试点、重大项目应争尽争、能争尽争。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园、长城智能网联汽车、武汉都市圈交通同网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黄石第一、全省前五”目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做实“一个窗口”,整治“体外循环”“隐形审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发展和规范市场化社会化中介服务。增强惠企政策落实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切实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以营商服务“软环境”催生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农村各类闲置资源。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抓实人事、薪酬、绩效考核三项制度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坚持“平台+产业集团”发展模式,围绕“打造千亿平台、建设一流企业”目标,加快国有公司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

  (二)聚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融合发展示范市。抢抓武汉都市圈、光谷科创大走廊向东延伸、花湖机场通航投运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加快融圈入群。

  加快规划对接。对接武鄂黄黄轨道交通规划、花湖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武汉新城规划、光谷科创大走廊规划等武汉都市圈发展“四个规划”,持续加强与武汉、鄂州、咸宁、黄冈的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开放流通、市场融合、事项通办。

  加强产业配套。积极推动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与东湖高新区全面对接、深度合作,打造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主动对接、配套、服务湖北五大万亿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加密交通互联。积极融入武鄂黄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对接武汉干线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争取武汉轨道交通延伸至临空经济区。积极对接武汉新城、花湖机场和黄石新港,加快推进机场高速二期、锦冶大道改造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域铁路网布局,谋划铁路运输接入汉欧班列,加快推进海虹物流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空铁水公”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加快武阳高速(大冶段)、S349省道(港湖至保安段)、G106国道(铁山至大冶段)、S257省道(灵乡至茗山段)、S315省道复线(东风路西延至灵乡)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62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