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七)从严从实强作风,政府效能持续提升。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政府系统解决“三张清单” (8)问题900余个,办结率95%。“十件实事”项目按序时推进。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委员提案131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坚持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完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制度,着力防范政府系统廉政风险。坚持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三公”经费 (9)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广播电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工商联、红十字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统计、邮政、通讯、电力、供销、档案、科普、公共资源交易、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中央、省、黄石驻冶单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狠抓创造性落实,保持了向上向好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中央、省、黄石驻冶各单位,向驻冶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大冶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追梦路上无坦途。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大冶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标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历史包袱较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标高品质生活,城市治理还不够精细高效,道路交通、供水供气等城乡基础设施仍需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仍需扩容提质;对标高效能治理,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施策,着力予以解决。

  二、2023年预期目标和工作思路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大冶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的起势之年,是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刚刚胜利闭幕的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准确把握我市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明确了今年全市经济工作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我们将坚定必胜信心,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黄石市委、市政府及大冶市委工作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10)发展,以“八大行动”为总抓手,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冶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1%,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等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努力跑出更快速度,争取更好结果。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力争进位至60名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加快打造重要节点城市。发挥大冶在全国、全省县域的比较优势,强化节点功能,主动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善于借势借力,加快全域发展,着力提升大冶在武汉都市圈中的能级,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节点和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

  二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坚定不移推进绿色转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落实好“双碳” (11)战略,做实“亩产论英雄”,以更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三是坚持集群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对接省“三高地两基地” (12)和五大重点产业集群 (13),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构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临空产业六大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坚持提振市场信心,加速释放经济活力。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主体和群众的信心,切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全市经济整体性好转,坚决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向好态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62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