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镇人气。优化城市经营理念,抓好征地拆迁和土地推市工作。加强土地开发整治,确保耕地“进出平衡”和“占补平衡”。发挥小城镇带动作用,培育茶庵铺茶旅、架桥田园、热市温泉等一批特色小镇。加速产城融合,推动新的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打造特色街区、网红街区和夜间经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解决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难题,以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吸引人、留住人,让城镇进一步活起来,人气进一步旺起来。
4.坚持扩大需求,增强发展动能
促进消费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汽车、住房、家电等大宗消费,提升批零住餐等传统消费,培育发展首店经济、体验消费、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力争销售额增长10%以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培育康养游、体验游、红色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提升打造枫林花海、夷望山水、热市温泉、沙坪民宿等乡村旅游品牌,加速建设全省文旅康养基地。办好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惠动桃源·乐享消费”等节会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活力。规范市场经营管理,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石桃高速项目前期,力争官新高速桃源段年底全面竣工,完成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年度任务。抓好S315钟家铺至牛车河、理公港通三级公路建设,完成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48公里、安防工程67公里、危桥改造16座。加强沅水流域河道清理,推动航道整治,确保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项目前期取得实质突破。实施茶庵铺水厂、两河口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5G通信、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网络。
强化要素保障。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和投资方向,加强向上对接,全力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券资金,确保全年向上争资总额增长10%以上。优化矿产资源规划,稳妥推进采矿权出让。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开展“双推双培”行动,下大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强土地收储、用地指标争取、闲置低效土地清理,确保新增储备土地3000亩。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扩大技能人才供给,优化企业用工保障服务。
5.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活力
深化重点改革。对标中央和省市部署的改革任务,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司法行政体制、土地承包经营、农村集体产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探索一批“微创新”“微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加大政策研究和向上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一批国、省改革试点落户桃源。
推进科技创新。用活用好清科桃源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加快打造多层次科创平台,力争新建市级以上科创平台4家,实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零”的突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亿元以上。深化与名校名院名所、重点实验室对接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以上,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确保顺利通过知识产权强县省级复核。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继续推行政务服务敲门“帮代办”,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深化园区放权赋能,构建“园区事务园区办”的闭环运行机制。继续落实“县委书记餐叙”“双推双培”等优企服务八大制度,常态化开展“送解优”行动,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推进“湖南营商码”试点,规范涉企执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6.坚持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夏季攻势”年度任务,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黄花井机埠污水直排问题按期销号。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废气扬尘源头治理,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市前列。常态化推进河湖长制,加强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落实洞庭湖总磷控制与削减任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全面落实林长制,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乌云界、望阳山、沅水湿地公园保护力度。打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持久战。抓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顺利通过。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确保西安风电二期开工建设,西安风电一期、热市风电并网发电,环溪、新林、桂竹园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把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统筹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优质服务项目、高效推进项目,将其打造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工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
7.坚持共建共享,多谋民生民利
完成重点实事任务。加大财政民生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例不低于70%。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办好省重点民生实事和市“六位”惠民实事。加强实事项目政策落实、资金使用、质量控制和生产安全监管,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