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三农为本、振兴崛起,夯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基
聚焦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全面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确保走在前列。
“三线发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从结构、链条、品牌三个方面集中发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以“两基两特”为主、“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辅大力调优结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推进“田长制”,守牢耕地红线,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4万亩、生猪出栏稳定在175万头以上;新扩茶叶5000亩、水果3000亩、油茶林12000亩、黄精20000亩、魔芋5000亩,楠竹低改40000亩。以农产品精深加工走廊为载体、龙头企业为动力源延伸链条,启动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油溪桥黄精产业园、竹木综合利用等产业链项目,确保丰谷黄精河粉生产线、德人乳业加工厂等竣工投产,新增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抓手打响特色品牌,主动融入“五彩湘茶”和“湘九味”产业集群,推进“以竹代塑”,健全“两证+追溯”体系,新增“两品一标”5个以上,继续讲好“地标”故事,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三位一体”促进农村宜居宜业。规划、建设、治理并重,打造留得住悠悠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编制或完善563个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强风貌管控,严格执行湖南省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建立全过程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乡村建设、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继续抓好“空心房”整治、厕所革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新建4000座农村厕所,打造1个省级或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美丽庭院、55公里环景区美丽线路;完成22个重点移民村整村推进或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一切工作到支部为抓手,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成果,提升农村“三资”管理质效;培育文明乡风,加快推进油溪桥数字乡村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广“院落屋场会”“上梅红”“积分制”等善治模式,努力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得益彰的基层治理格局。
“三业巩固”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坚持把产业、就业、创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根本举措。深入落实“四个不摘”,认真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易扶后续扶持等工作,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确保“3+1”保障持续巩固,共同富裕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产业增收方面,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集体经济组织驱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对口帮扶推动、乡村共享贷联动、小额信贷促动、消费帮扶拉动,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就业增收方面,继续做好技能培训、岗位推送、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各项工作,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数商兴农”示范县成果,积极培育农村电商新业态,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创业增收方面,加强农业带头人、乡村工匠、电商能手、高素质农民等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二)坚持产业为纲、创新转型,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势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造“科创引领、产业跟进、项目支撑”格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耕实体经济,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纵深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科学统筹产业发展基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畅通研发、转化、应用链条,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动力,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左右、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0%左右。继续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科研人才和创新主体培育,大力探索“数字+AI”经济,支持引导、梯度培育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以及企业研发中心16家以上。
深耕实体经济,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双引擎”领先地位,完成双晶高效陶瓷、美程高性能电陶产业化等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确保宥臻水龙头阀芯、正宏传感器基片、新天地绝缘陶瓷等生产线建成投产;抢抓省级层面密集出台先进陶瓷产业支持政策重大机遇,加快设立电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产业引导基金和电陶事务中心,确保获批先进陶瓷现代产业学院,依托特陶产业园和琅塘特陶小镇两个集群化发展载体,奋力打造国家级先进产业集群;全面完成文印创业孵化基地、文印综合服务平台、文印电商中心建设,加快文印科技产业园、高铁新城智慧物流园建设,招引规上文印企业10家、小微企业120家以上回乡发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积极绘制“产业链图谱”,推动博雅德新材料、金霸新型建材等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十四五”期间第一批5个风电项目开工建设、4个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结合我县水电资源,以风、光、水“三电”齐驱的“能源发展快车”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开拓内外贸一体化、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产品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深耕实体经济,致力于打造项目建设高地。把项目为王理念根植于产业沃土中,加强全过程管理服务。加强向上争取力度,把握好国务院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政策,主动衔接国、省、市重大规划、重要战略、重点投向,持续储备、滚动生成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精品项目。加强项目攻坚力度,以娄底市十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县的6个项目为主线,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全力推动新新高速及连接线建设,完成大唐华银生态光伏一期扫尾并启动二期建设,力争春田机场、梅山灌区、新化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建设,推进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2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以上,其中社会投资项目数量、投资额占比均达50%以上。加强保障服务力度,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提供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全天候响应的“一站式”服务,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