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五好园区”:即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8.“百十一”工程:打造一批100亿级产业、培育一批10亿级企业、推进一批1亿级项目。
9.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10.郴州市“强中心城区”战略:指郴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11.四好农村路:指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2.交邮融合:指利用城乡公交网络,在客流低谷时段利用车辆富余装载空间,将邮政快递交由城乡公交车辆代运代投,构建起“镇村公交+快递运输”一体化运营组织新模式,既兼顾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解决了物流配送和邮政寄递进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13.摩电戴帽:指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不戴头盔、安装遮阳伞、违规载人及无证驾驶集中整治行动。
14.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指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推进办事流程再造和“一网通办”,更好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的一项工作举措。
15.“顶天立地”项目:指大企业、大项目。
16.企业宁静日:指除涉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的检查外,实施涉企检查备案制,为企业开启“免打扰模式”。
17.郴州市“东城客厅”:指2022年郴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郴资桂一体化、有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层次能级,资兴要打造郴州“东城客厅”。
18.智慧城市: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19.海绵城市: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21.“夏日冬泳”:指高温酷暑时节,东江湾水域温度仅为8-12℃,让游泳者有夏日“冬泳”的感觉。
22.千吨万人:指日供水在1000吨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上。
23.“湘十条”:指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
24.两山银行:指政府主导的促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相互转化的准公共服务平台。
25.社区全科网格:指行政执法、环境保护等社会管理服务事项纳入基层治理网,是实现“四个平台”实体化运作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层延伸,是夯实平安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
26.两证一追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农产品“身份证”,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27.双减:指进一步减轻义教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8.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29.信访“三无”县创建:指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
30.“137”工作法:指市委部署的工作,各部门要在1天之内研究,能够办结的3天之内必须办结,一时办结不了的7天之内要有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