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进军,奋力建设“一极四区”新罗山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我们必须站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新局面。
按照县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落实“1335”工作布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着力建设“一极四区”新罗山,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质引领在罗山”品牌,在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实现“两个更好”绚丽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在提高质量效益基础上,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深入落实全市“1335”工作布局,推动“五个着力”落地生根,打造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设提质增效,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市建设走向更高层次。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5%以上。以“花园城市”建造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不断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信罗同城化新兴增长极。
——乡村振兴获得更大突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振兴走在省市前列,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生态环境取得更大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大气污染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主要污染物持续减排并达到上级考核标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生态优势全面彰显,全方位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区。
——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住房保障、民生事业“五大体系”进一步完善,叫响“品质引领在罗山”品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改革创新实现更大作为。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成效凸显,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两化融合”更加深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
——治理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块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发展全局,必须凝神聚力,久久为功。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罗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罗山“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增长8%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8%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CPI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22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实现三个突破
立足激发活力,在改革创新上率先突破。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对开发区放权赋能,实行“三化三制”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落实“园区事、园区办”。加快“标准地+承诺制”改革,6月底前完成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确保企业拿地即开工。进一步完善宝城建投、宝鑫发投、宝元产投“1+3+N”品字型管理运营架构,完成全县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组建一批二级公司,逐步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深入推进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任务,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成运营县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各类农村产权在平台上交易,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启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村房地一体确权颁证“应办尽办”。重塑事业单位职能体系、机构编制、布局结构,形成现代治理机制,统筹推进机关后勤、五水综改、医药卫生、价格、电力等领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