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0日)

  全面落实黄河战略。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化“十百千万亿”工程,扎实推进“两大库区、三千沟壑”治理,加快青龙涧河、苍龙涧河等水生态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四水同治”“五水综改”,重点抓好黄河河道治理、三门峡水库泥沙清淤综合利用等工程,系统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黄河安澜。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实施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攻坚年行动,严控露天矿山总数,严惩违法违规开采和盗采行为,历史遗留矿山和政策性关闭矿山全部治理到位,13座“头顶库”按期退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持续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高质量做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稳步推动生态环境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等三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深入实施“无废城市”建设引领工程,加快希格腾华再生铝等项目建设,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风能、光能、水能、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开工建设灵宝抽水蓄能电站,稳步推进三门峡—新安—伊川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加快大唐磁钟风电场等11个风电项目、独立共享储能一期等3个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多能互补一体化示范基地。

  (五)推动城乡融合,更高水平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品质提升,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优化城市发展格局。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围绕“一核三组团”总体布局,统筹功能定位和空间形态,构筑科学的市域城镇体系。坚持中心城区首位战略,深入推进“五区融合”,加快建设“十大片区”,增强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义渑、灵宝、卢氏三大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连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县域支撑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工业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古镇、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强城市内外联通。加快推进陇海铁路取直、三洋铁路、运三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积极推进209国道王官黄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三门峡至洛宁高速尽快开工,扎实做好沈丘至卢氏、永城至灵宝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岭路、经二路、金渠路等城市道路提质建设,实现城市“大动脉”“微循环”高效畅通。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尤其是对城市短板弱项先体检后更新,针对性实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等提升行动;以保障房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旧城改造“三大工程”为牵引,扎实推动“三区一村”改造和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12个1.74万户,加快推进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聚焦强农富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以“果、菌、药、烟、酒、菜”六大特色产业为支撑,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全力打造500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纳入中原农谷体系。强化城乡、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持续完善“五园八线路九基地”布局,实现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挖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高标准打造50个和美乡村、70个美丽乡村。巩固提升首批4个沿黄示范村建设成效,继续打造20个示范村,探索符合山区丘陵地区特点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可持续发展。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加大技能培训、消费扶贫、金融支持等帮扶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六)深化改革开放,更大程度激发动力活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持续破解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提质,推动资源向主业、实业、新业集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旗舰劲旅。加快推动开发区改革从“三化三制”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更好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持续推进国有投融资平台改革,突出主营主业方向,推动分级分类授权放权,完善“选育任用留”制度,打造现代化融资平台。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因村施策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全面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商行统一法人工作,打造地方金融主力军。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加快三门峡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义马豫西煤炭储备基地等骨干型项目建设,推进枢纽经济模式由运输中心向组织中心转变。积极申报三门峡保税物流中心,扎实开展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推进三门峡至青岛乡村振兴班列常态化运营,支持国家级铜加工贸易平台做大规模,加快陕州区果汁及鲜果、灵宝铜箔、卢氏食用菌等3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带动区域、辐射全国的开放高地。强化图谱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股权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跟踪落实好豫粤合作、豫港经贸合作等成果,深入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持续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打造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好28项重大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市民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审批模式,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线上一个平台、线下一个窗口”一体化政务服务全覆盖,全力打造“便利三门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1063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