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抓投资促消费组合拳,市场激发新活力。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信心,拓展有效需求。重点投资支撑作用凸显。实行市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议机制和稳经济“五评比两公开”制度,项目政策对接、前期工作、并联审批全面提速,获批专项债资金136亿元,5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资金全部支出。17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22.7%。能源、交通投资分别完成147.4亿元和113.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广宁浪江抽水蓄能、鼎湖天然气热电联产及一批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等能源项目加快推进,纳入新一年补助计划的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占全省同类项目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水利投资增长25.5%,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肇庆段)、江口防洪工程完成主体建设。商旅消费全面升温。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7.1%、135.6%,星湖景区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70家,本地连锁企业全省扩店超300家,四会、封开、怀集获批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组织举办“月月活动、周周精彩”系列促消费活动,首届“蓝带啤酒嘉年华”吸引超260万人次现场参与,演艺经济火热发展,端州宋城骑楼街、四会桔子里等新消费场景持续涌现,岩前休闲半岛获评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紫荆西堤文创街成为全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评定“肇府人家”品牌民宿20家,广宁翡翠湾温泉度假区、德庆西江蓝岸民宿等开业运营。四会玉文化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创建2个4A景区和一批国家、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惠企扶企成效显著。出台《肇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线“企业·市长直通车”,在全省率先实施“认罚择轻”执法。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1.4亿元,办理风险补偿、应急转贷业务节约融资成本6500万元。全市年末实有经营主体38.87万户、增长27%,实有企业7.26万户、增长15.2%,增速居全省第二,新增“个转企”数量增长144.3%。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全市国企、市属国企总资产分别突破2000亿元、1000亿元,创新国资“以投带引”支持产业项目模式。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增长7.2%,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5.3%,绿色贷款余额增长44.4%,在全省首创“云碳贷”“云碳担”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增长1.7倍,飞南资源在创业板上市。
绿美生态建设开启新篇,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树立“岳山造林”光荣传统鲜明标识,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六大行动”全面铺开。建立“林长+绿委+专班”等工作机制,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3.8万亩、森林抚育15.23万亩、种植阔叶树种851万株。完成城乡绿化8581亩,建设森林城镇4个、森林乡村60个,打造岳山、象山等绿美生态建设示范点11处。全市3557株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档”严格保护,打造古树公园8个,四会罗源人面子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100古树群。创新“一村千树”等植绿模式,通过设立绿美生态建设基金、“互联网+义务植树”、主题林等方式实施义务植树32万株。建设国家储备林40万亩,建成市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个。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鼎湖山)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广宁)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有效。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国重点城市第17位。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地表水水质实现国考断面优良率、省考断面达标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三个100%”。新建城镇污水管网357.4公里,20条河涌治理达标。新增碧道32.3公里。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肇庆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企业碳账户”等5个数据成果上线广州数据交易所,瑞庆时代成为宁德时代首个以储能电池为主的“零碳工厂”,3家企业成为国家绿色制造工厂,鹏凯环境、隽诺环保等环保企业持续壮大。“无废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广宁“碧水—竹海—文旅”项目成为全省首个获得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全省首笔“节水贷”项目在我市实施。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财政投入民生类支出322.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3%,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加强。实施“稳就业20条”,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高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92.7%、96%。社保参保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肇福保”等补充医疗保障持续惠民,在全省率先上线医保移动支付,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累计为群众减负超9亿元。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提高到70.4%,长者饭堂实现镇(街)全覆盖。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体救助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孤儿区域性集中养育模式改革。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顺利收官,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23所、公办幼儿园9所,分别新增学位3.52万个、2325个。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增加到12个。撤并农村小散教学点171个。肇庆学院实施扩容提质,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获高校设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要人民医院新院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肇庆正大国健康复医院等11个项目建成使用。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省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一,德庆入选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我市被确定为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疾控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市非遗展示馆、黎雄才艺术纪念馆建成开放,狮岗—叶挺独立团练兵场遗址修缮、丽谯楼改陈布展全面完成,全市9个公共图书馆全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肇庆典籍》(古代第一辑)刊印出版,《独立团长》《小鸟新天堂》《瑞鹤归》等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功举办、承办全国田径大奖赛、省传统龙舟公开赛、肇庆马拉松、砚阳湖铁人三项等赛事50多场,赛事综合效应持续显现。出色完成第十六届省运会参赛任务,金牌、奖牌、总分三项均排名全省第五。我市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取得4金2银的优异成绩。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建设全国试点启动实施。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双拥共建、人民武装得到加强。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革命老区、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地方志、档案、地震、气象、水文、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