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集中精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万人发明专利量23.8件;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完成省下达任务;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快就快一些,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要坚持稳中求进,准确识变,永葆“闯”的精神。“稳”是大局和基础,只有“稳”才能更好地“进”。我们要把稳定预期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辩证地分析看待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的“温差”,找准症结、敢闯敢干,切实拿出“敢为天下先”的硬招实招,打通经济运行的堵点、企业发展的痛点。
——要坚持以进促稳,科学应变,永葆“创”的劲头。“进”是方向和动力,没有“进”就不能真正实现“稳”。我们要更加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率先适应生产函数发生的显著改变,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用高质量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
——要坚持先立后破,主动求变,永葆“干”的作风。该“立”的要加快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我们要注重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主动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统筹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协同效果,在做大增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存量、持续提升质量。
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突出抓互联互通,推动协同发展呈现新局面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争取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构建大湾区内外联动的战略支点,强化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地位,打造南北新通道。全力加快“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稔平环岛高速、惠河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惠坪高速、机场高速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建成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建设深汕铁路惠州段、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着力推进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建设,充分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加快推进惠州港扩能升级,推动荃美石化码头、中海壳牌石化码头(二期)、LNG接收站码头项目完工,动工建设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项目一期,推动中海壳牌三期码头扩建工程开工。积极引入港航领域龙头企业,加快港口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港航和集疏运能力。
加强制度规则“软衔接”。推进金融、法律、税收、信用等多领域与港澳规则衔接事项在惠州落地,支持港澳教育、医疗等领域跨境专业人士在惠州便利执业。加快推动与大湾区内城市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衔接,深化“粤智助”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自助办”“跨境通办”。建立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交通、科技、产业、文旅等领域交流合作。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工作方案,加强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对接,加快复制推广相关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
加强产业协同“大联动”。积极与大湾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从技术研发到企业孵化、到产业培育的全链条合作。探索与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等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共建产业承接载体。联动广深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规划建设惠州粤港数字经济创新合作区。建设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推动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惠州-海丰干线惠州段、LNG接收站外输管道建成投用,发挥大湾区输配变枢纽的优势,促进“风光核水火气”多能互补发展。支持港澳金融机构扩大在惠经营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启动建设,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集聚区。
加强优质生活圈“深融合”。优化提升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发展政策措施。推动“港澳药械通”在惠州落地,满足居民用药用械需求。支持在惠备案的港澳企业按规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等享受惠州人才政策待遇。探索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学和培训基地。更好发挥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作用,加快建设惠州港澳青年科创园,鼓励更多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建设。
惠州是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共同谱写大湾区建设这篇大文章,深度拥抱大湾区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