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马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三)坚持大抓项目,以更高效率扩大有效投资

  区域协作再深化。依托粤桂协作帮扶资源,与深圳市福田区建立全方位深度合作机制。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产业平台共享、园区共建、科创合作,形成“福田企业+马山资源、福田市场+马山产品、福田文旅+马山山水、福田总部+马山基地”等模式。密切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调整动向,聚焦重点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高新技术和龙头企业,主动加强对接,争取承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县域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数字物流,打造内畅外联的商贸流通体系,主动融入和服务南宁市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等重大战略。

  招商引资再提质。根据市级产业布局和我县产业链发展需求,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活动,重点围绕博禄德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引进数字通信零部件企业,强力推进全员招商、驻点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持续推动“三企入桂”招商活动,吸引更多企业来马山投资发展。强化招商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考评、奖惩挂钩。力争全年新签约投资额 5000 万元以上项目(租赁标准厂房项目投资 3000 万元以上)不少于 8 个,其中,工业项目不少于 4 个。各乡镇围绕辖区的产业定位,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现状,开展产业大招商。

  项目投资再提速。强化项目策划和储备,用好国家科技特派员等资源优势组建专家智库,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经验优势、渠道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升项目包装策划水平和能力。推出一批产业综合体项目和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将现代种业、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纳入国家、自治区、南宁市规划的大盘子,借助政策红利发展马山经济。完善项目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县处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建立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积极申报 2023 年政府专项债项目,高效统筹土地、资金、用工、水电等生产要素向重大项目集中,力争尽快落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全力服务贵南高铁(马山段)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积极引进一批农光互补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稳步推进林圩大塘、新华农光互补发电等项目建设,推动协合周鹿风电场和周鹿三星、武平农业光伏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加快推进苏博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乐圩至周鹿二级公路建成通车,解决沿途群众行路难问题。

  (四)坚持改革创新,以更高水平保障发展要素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推动减税降费,大力推行惠企政策直达服务。推动“智库+地方+上级部门+产业界”四位一体共同发力,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坚持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部门上门服务企业机制,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审批、秒办秒批、跨省通办,加大推进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力度。持续发挥好“12345+营商环境”36企业服务专线作用,畅通企业和社会各界监督、投诉、咨询渠道。

  探索人才保障机制。落实人才优先政策,加大紧缺人才招聘力度。实施“智慧人才”平台建设。将产业园区与科创中心作为聚智引才平台,用好“组团式”帮扶资源和粤桂协作机制,吸引“高精尖缺”人才,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本土人才选育管用,让“土专家”“田秀才”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用足用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运用EOD37等融资模式,争取更多长期低息贷款,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途径,助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发展。充分运用产业引导基金和IPO38绿色通道,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支持强优企业上市融资。

  创新土地保障机制。推广“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合招商”的农业标准地供给模式,提高农用地连片开发价值,高效盘活农村宅基地及闲置农房,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程。用活用好过渡期内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用地指标保障政策,为项目快速进驻提供保障。

  突出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系统等项目建设,构建数字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平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产业发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推进网络技术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拓展数字惠民服务空间。扎实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打造数字化中心平台,重点探索研究重点场所和特殊人群感知的前端设备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五)坚持生态优先,以更高品质建设生态马山

  步步为营构建生态屏障。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林长制、田长制,持续落实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力争完成人工造林 4700 亩、封山育林 2400 亩、退化林修复 1.4 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全市第 1 位。

  持之以恒打好“三大保卫战”。打好蓝天保卫战,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机制,开展移动污染源防控,深入开展扬尘综合治理、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深化工业窑炉、锅炉综合治理,推进制糖、造纸等重点行业烟气污染深度治理和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强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严控秸秆露天焚烧,确保空气优良率保持在全市前列。打好碧水保卫战,以红水河流域为重点,开展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整治。推动姑娘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排污排水项目和百龙滩、里当、加方、乔利等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建设,力争城镇污水处理率保持在 96%以上。常态化对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县城境内主要流域等进行水质监测,推进建成区排污口整治工作,促进建成区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确保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重点行业企业重金属污染物减排,抓好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用地污染防治,强化涉重金属源头排查整治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大力推进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80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