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在深圳市坪山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以来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按照区委“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问题解决”部署安排,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强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增速喜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增长14.0%,增速排名全省各县(区)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同口径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6亿元,增长25.9%,增速排名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其中社会投资占比七成,工业投资158亿元、增长22.2%,技改投资99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亿元,增长8.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制造业强区建设提质提速。规上工业总产值3662亿元、增长45.0%,规上工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27.0%,两项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64.0%,高于全市均值28.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28.0%、排名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53亿元,增长35.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60.5%,高于全市均值近20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57.9%。
——改革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0%左右,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5.0%。新增国高企业107家,增长17.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84件,增长14.0%;国内专利授权总量1.2万件、增长18.2%。
——城区品质不断提升。地表水水质按河长计算水体优良比例82.1%。PM2.5年均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排名第二。地铁14、16号线开通运营、坪山迈入地铁时代,19号线(一期)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全省首条云巴建成通车。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九大类民生支出148亿元,增长17.3%。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36万个。平乐骨伤科医院总院区建成投用,全区新增病床556张,千人床位数增至5.81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区人民医院建成国家级基层胸痛中心,质量评估获同级医院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1.1万套、供应分配5010套。妥善解决碧岭“一户一栋”、香江花园拆迁安置房等群众高度关注的历史遗留问题。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连续5年排名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有力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坪山地处深惠交界,工业园区多、城中村密度大,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牢牢守住疫情不发生规模性反弹的底线。高效处置本土疫情。建立全区“一盘棋”突发疫情处置机制,统筹做好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风险区域划定、社区小区管理等工作,成功做好深圳技术大学涉疫排查等应急处置工作。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前共有323天未出现社会面阳性病例、病例数为全市各行政区最少。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屏障。落实深港货车运输“全封闭、不见面”接驳,建成投用深港跨境运输综合接驳站。落实来深返深人员“风险圈层”分类管控措施,设立高速出入口联合检疫站,建成高铁站方舱实验室。完成近3万名隔离人员管理服务,建成锦绣华晟、坪河雅苑等隔离点,全力服务全市抗疫大局。抓严抓实社会面防控,落实公共场所“场所码”“电子哨兵”等管理措施,扎实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特殊机构管理。有序转段平稳渡峰。聚焦“保健康、防重症”,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第十版防控方案。一周内完成发热门诊扩容,从4个增加至84个。深入挖潜扩增重症床位,全面提升分级分类救治水平。建立医疗资源日调度机制,切实保障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实现平稳转段、平稳渡峰。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保障了城区的安全有序运行,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里,我们要向全区人民对防疫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的勇毅坚守和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惠企助企力度持续加大。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出台暖企“十条”、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52亿元。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我为企业找市场”活动,举办坪山企业优品展,打通本地产品(产能)内循环。升级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累计解决企业诉求9000余项。投资效能加快提升。完善重点投资项目指挥调度机制,建立健全联合审批服务专班机制,加快46个重点项目和坪山中心区等重点片区建设。与世界500强企业深投控合作成立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坪山高新区年度固投完成率居全市各重点片区第二。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超123亿元。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21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0亿元、规模排名全市第三。消费市场有序恢复。联动生产端促消费,落实市促消费“30条”,开展汽车促消费、乐购节等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其中汽车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51.2%、17.6%。新增品牌首店、旗舰店等20家。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实施“产区联动”监管政策,坪山综保区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推动辖区企业新能源汽车出口,实现车辆出口4.2万辆,增长17倍。坪山高新东片区等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市场主体更有活力。中建钢构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曼恩斯特、海格德生物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31家。新增“个转企”89家、“小升规”工业企业87家、总部在坪山的上市企业1家。新增商事主体8100余户、增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