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编制重大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坚持实行“1+3+N”重大项目联动机制、城建系统调度会议制度,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土地、资金等难点问题,推动年度投资56.8亿元的45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促旺促活商贸业,充分发挥万隆城、坚基商业中心等“强核”引领作用,完善丽日购物广场、翔丰商业广场等“旺点”配套,积极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整合国道G205风光段现有汽车销售企业资源,大力引进一批新能源汽车4S店,打造汽贸服务消费集聚区。做大做强旅游业,以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抓手,推进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游客集散中心建成运营,支持客天下、春沐源旅游小镇分别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亲子游、精品民宿等热门业态,规划更多“两晚三天”“一晚两天”经典旅游路线,努力打造全省“头部”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以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大力培育现代金融、高端商务、高铁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态,打造全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号民心工程”,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八大”行动和“七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丰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源城品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源城好人”“传家训、立家规、正家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区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以及社会文明程度。
厚植城市文化底蕴。推动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打造书吧、静吧文化一条街,擦亮“槎城书吧”品牌,积极开展槎城文化艺术节、槎城民俗节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大同客家文创园、高埔岗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大拆大建,活化上城根儿片区,加强西门井、九重门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草行丘屋”全面保护性修缮,推动客家童谣、竹器编织入选市级非遗项目。深入挖掘新丰江历史内涵,打造源城“水主题”IP,创造更多特色“文化符号”。
(五)致力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再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效,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粮食储备仓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提高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5万亩、产量1.13万吨。做优“小而精”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茶叶、花木、水果等高效农业。鼓励社会资本协同经营“源城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培育优质企业品牌、产品5个以上。做实“智慧农业”,发挥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示范作用,培育壮大省级蔬菜、畜禽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建立食用菌产业园、花卉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支持弘稼农业、温氏禽畜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打造“一延二连三带”产业链条。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埔前镇突出“工农旅融合”、源南镇突出“产城融合”、源西街道突出“城乡融合”、高埔岗街道突出“工农旅文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源城样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抓好“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推进农村水电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埔前西片区“五村连片”体验示范带提质升级,加快完成东片区“智慧农旅”示范带建设,推进源南下坝美丽乡村示范点和源西新塘“岭南首第”文旅项目二期建设,力争新增美丽宜居村2个以上。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扎实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健全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探索新型经济组织模式,力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6家以上。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埔前镇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源南镇农村资源盘活及股份合作改革,有序推进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加大对返乡入乡人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逐步破解乡村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面落实村(社区)书记备案和“两委”干部人选条件联审长效机制,大力实施“1+10”党建示范工程,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加快建立基层人才库,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争培育高素质农民80人以上。探索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制,争创一批省级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
(六)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群众生活新期盼。始终坚持心中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把更多的财力用于发展民生事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办好让群众得实惠的实事好事。
推动教育优质发展。巩固提升“5080”攻坚行动成果,加快推动东城幼儿园、竹园幼儿园、二轻幼儿园、中山路幼儿园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扩建区第一中学,推动建设御龙湾小学,逐步化解“大班额”问题。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特殊教育稳步发展。积极探索与“双区”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千人护苗团”“百个护苗队”工程,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以优秀教师、优质教学、优等管理“三个示范”为引领推动优良校风建设,力争打造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校长工作室3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