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提高工业企业效益。探索建立区工业高质量发展调度会机制和企业奖惩退出机制。加快培育新企业,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探索建立“拿地即开工”模式和首席服务员制度,聚焦“专精特新”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产值超10亿元项目2个以上、税收超千万项目6个以上。积极服务高成长性企业,完善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力促科尔达、湖水山泉等8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推动湧嘉、易赛德等1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为企业提供融资、减负、稳岗等支持,促进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致力推进“融湾”“融深”,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坚持服务大局、发展自我,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中不断拓展源城发展新空间,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双碳”“双控”,高标准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及反馈问题。坚持“控源、控尘、控烟”,强化建筑施工扬尘、露天焚烧等大气污染源管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新丰江水库流域降氮控磷,加快金竹沥、大简河、东埔河、三王坝河4条重点河流治理,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确保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深入实施林长制,推进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助力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持续推进软硬联通。强化交通设施“硬联通”,以市建设“米”字型现代交通网络为契机,推动国道G205线热水至埔前段改线、源城港码头等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惠河高速主线、长深高速扩建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体制机制“软联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2.0建设,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争创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加快打造接近“双区”水平的营商环境。按照“财随事转”原则推进强镇放权改革,更加注重保障镇街运转,激发基层发展动力。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增强区级城建平台投融资和开发建设能力,打造一批能够承接更多民生、城建大项目的国有企业,实现产值、税收双提升。

  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充分借力“深莞惠+河源、汕尾”经济圈大平台,深化拓展与深圳大鹏新区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在产业、科技、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扩大与“双区”的交流合作。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树标提质行动计划,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抓好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地,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流程,支持企业参加“粤贸全球”、广交会等线上线下贸易平台,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持续强化人才支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源智于人·城贵于才”开发三年行动,发挥“雁归源”服务中心、人才驿站示范带动作用,加快高校毕业生实训基地、省级标准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引智引才平台建设。健全引进培养人才的配套保障措施,柔性靶向引进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候鸟型”人才,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科技人才等群体在科技孵化、智慧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在源城扎根发展。

  (三)致力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能级再跃升。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着力构建“三区两带”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全面落实中心城区“1+6”空间规划,加快完善埔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和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魅力老城,促进上城街道、新江街道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现代生活融合发展。以打造“环鳄湖文创消费圈”为抓手,串联太平古街、东北直街等片区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创街区、文化消费街区,助力市开发新丰江夜游,打造更多夜间经济消费新热点。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服务核心区,持续优化东埔街道、源西街道城市功能和业态,聚拢中山大道、越王大道、长塘路、沿江路、兴源路、建设大道、永康大道商业资源,东连江东中骏商圈、北接东源万达商圈,以点连线促面打造中心城区消费中心和高地。

  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全力保障钓鱼台片区、“三桥十路”等市重要功能板块和重大项目建设,拉伸城市版图。升级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道、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启动智能化停车升级改造项目,在老城片区打造1个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积极推动完善城区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管线建设,加快推进南片区排水管网排查,促进城市污水主管网与支管网有效对接,提高城市管线建设管理水平。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充分学习借鉴周边兄弟城市先进经验,推动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管理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增强城市发展保障能力。建立“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推进城市环境秩序治理常态化,提高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巩固提升上城街道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成果,努力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垃圾分类“源城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四)致力挖掘城市内涵,实现城市形象新提升。立足源城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形象、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魅力之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4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