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着力强化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31项,推出先进典型案例49个。深入推进法治源城建设,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3件、政协委员提案46件,办复率均为100%。扎实做好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落实和定点联系工作,完成重点任务232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压减“三公”经费8.6%,审计问题整改率达80%。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基层武装建设、外事、统计、移民、史志、档案、保密、民宗、老龄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支持工会、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深圳大鹏新区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少带动性强的产业和龙头企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城市首位度仍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尚有差距。三是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瓶颈制约未能有效破解,营商环境对比“双区”先进城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个别干部的担当作为不够,行政效能和服务发展能力仍需提高。五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外部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加大。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站位新起点、聚焦新目标、展现新作为,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聚焦市委赋予源城“坚持‘快’字当头、实现又快又稳发展,示范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加快打造全市综合枢纽、发展引擎,更好在“示范区”“排头兵”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更好服务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粮食生产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6方面工作:
(一)致力做强工业经济,狠抓产业发展再提速。紧紧围绕市聚焦培育“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的发展导向,筑平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优质产业平台。加快完善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大力推进扩园工程,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2亿元、扩园0.5平方公里以上,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完善园区交通、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动一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点进驻园区,提升园区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工业园向工业区转变。工业园一、二期建成区突出抓好闲置土地及厂房回收,力争盘活工业用地3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园区厂房及综合楼项目,加快引进2-3家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引导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定制培训等新业态向园区聚集,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工业园三期突出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全力推动已签约项目动工建设。工业园四期突出抓住东江航道复航升级契机,充分发挥水运优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打造绿色低碳江畔产业城。工业园五期突出加快土地房屋征收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七寨湖、万绿湖充足的水资源和粤赣高速便利的交通条件,打造“水电融合”产业平台。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推动全区工业项目入园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管委会+国资公司”运营模式,逐步实现园区自主运营、做大做强。
壮大工业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双区”外溢产业资源,加快构建以三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全力打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工业园一、二、三期和电子科技信息产业园为主平台,抓好时进科技、安焕电子等项目建设,促进京东方精电、贝仕达克等项目达产达效,推动雅达电子主板上市,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力争本年度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100亿元。以水经济产业园为主平台,力促华润怡宝等项目早日动工、加快建设,积极带动和同步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关联性企业入园,打造水经济产业发展新高地,力争本年度全区水经济产业固投超5亿元、产值超5000万元。以低碳产业园为主平台,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产业,推进特区建工科工项目早日动工、加快投产,打造先进材料产业新高地,力争本年度全区先进材料产值超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