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综合考虑国内外、省内外形势尤其是疫情影响,经认真研判,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三、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我们将认真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第一年“施工图”,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狠抓政策落地,以更高标准推动经济运行取得新成效
精准执行国家宏观政策,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自觉担负起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政治责任。
精准施策稳主体。坚决执行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各项援企稳岗、助企纾困措施,全面清理涉企违规收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工具,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狠抓项目扩投资。抢抓国家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窗口期”,加大交通建设、产业配套、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民生保障等项目投入,做实做细项目储备。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督导问效和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建立健全“每周一通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会议、每季一小结、半年一评估、全年一总结”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积极争取债券支持,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项目建设。
多措并举促消费。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新型消费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多渠道促进百姓增收,充分释放城乡消费潜力。持续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物流业发展。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推进质量强区和诚信濠江建设,让消费者买得安心。
挖潜尽统抓运行。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和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预警,及时准确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强化指导服务,加强基本名录库管理,建立完善任务分解、统计上报、数据分析、督查反馈等工作制度,抓早抓细各项统计工作,确保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二)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内生驱动,以更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
精准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动审批事项能免则免、能简则简、能快则快。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学有序推进区级行政职权下放街道,理顺街道与区直部门间行政执法关系,提高监管效能。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剥离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妥善处置“僵尸企业”。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强与深圳坪山区、盐田区对接交流,服务深汕深度协作和汕潮揭都市圈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链延伸融合、人才资本深层互动。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机遇,引导外商积极投资,鼓励企业参加粤贸全球、粤贸全国等展会,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力争培育新增外贸市场主体14家。
打造创新公正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争取年度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7家以上,推进海上风电、高分子功能材料和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人才小区和人才服务中心建设,引进培育更多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力争全区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5000件。创新监管方法,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监管、信用监管,抓紧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竞相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三)坚持聚侨惠民,发挥侨乡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侨”的工作闯出新路子
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最大限度凝聚“侨”的力量,画好爱党爱国爱乡同心圆。
传承“侨乡之脉”。加强侨文物挖掘、保护和研究,打造“线上数字虚拟濠江家园平台+线下濠江华侨乡贤主题展览馆”,建设云端海外华文教育平台,在区博物馆增设“侨”文化展示区,举办侨乡摄影展、开设侨事音频专栏、筹办华侨华人电竞手游大赛,全方位多角度弘扬濠江华侨文化。深入推进东湖、葛洲两个“最美侨村”建设,串珠成链延长华侨寻根文化旅游线路。
凝聚“侨人之心”。加快建立濠江侨情资源库,及时掌握侨胞新情况、新诉求,精准做好联系服务工作。创新涉侨服务机制,依托香港汕头濠江同乡总会,绘就海外侨胞重点任务联络图,打造侨管家服务平台。紧抓汕头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机会,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争取更大优惠。设立服务侨胞工作站,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